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入蜀,以增强实力自保。刘璋请刘备入蜀。刘备入蜀后初期与刘璋关系良好,刘璋更给兵士予刘备和让他督白水军,让他进攻张鲁。刘备到了葭萌后就不再前进。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并发动战争。刘备一直向成都逼近,诸葛亮、张飞和赵云亦入蜀助战,但刘备军队在雒城时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刘备围困成都,刘璋向刘备投降。
话说当时刘备的主要根据地还是荆州。虽然荆州一直被刘备占据,但是荆州的实际归属权却是吴国的。孙权和刘备素来都是盟友关系,一起对抗一家独大的曹操。蜀地位于汉中,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地方。它由刘备亲戚刘璋掌权,所以即使孙权执意要攻打蜀地都被刘备制止。毕竟在刘备心里他的主要目标是光复汉室,怎么能攻打自家人呢?况且刘备一直以仁义的形象来面对众人。
刘璋镇守益州,一直面临着张鲁的威胁。但真正的威胁却是曹操,因为曹操正准备攻打张鲁,而张鲁战败之后下一个被曹军吞没的便是自己。刘璋的部下张松提议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抗张鲁和曹操的威胁。他们可以许诺将攻打张鲁得到的土地送给刘备。而自己也可以利用刘备来对抗曹操。于是刘备便被邀请入蜀。
刘璋部下法正作为使者前去荆州与刘备商议这件事。法正来到荆州与刘备接触过之后就变成了刘备的仰慕者。说刘备才是真正英雄,益州应该由刘备来掌管。刘备听后大为震惊,觉得自己做这种小人之事会被天小人笑话。但是法正继续劝说:刘璋无能,即使刘备现在不拿下益州,迟早也会被别人抢夺。更何况自己可以与好友张松里应外合,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为刘备夺得益州。
刘备的爱将庞统觉得主公不应该拘泥于这些,也开始游说:主公现在不夺蜀地是仁义,但是之后它若被曹操所得,那么天下局势又是如何?庞统此番肺腑终于打动了刘备。于是刘备带着自己的众多爱将前往益州,而刘璋还特意从成都赶回来迎接刘备。但是可怜的刘璋还不知道自己之后的命运。
按照约定刘璋给了刘备大量兵力和财务让他帮助自己攻打张鲁。但刘备这一路笼络人心,不断壮大自己的军队,在张鲁驻扎的前一站停滞不前,等待机会。当然,刘备等待的这个机会不是一举拿下张鲁的机会,而是一个攻打刘璋的理由。
三国局势就是那么奇妙,不久刘备就等到了这个机会。曹操刚好对吴国发起了战争,写信给刘备寻求支援。于是刘备向刘璋借一万兵马,并许诺帮助完吴国便来攻打张鲁。但是刘璋只拿了出来一半的人马,刘备便借此生气刘璋看不起自己,与刘璋产生不和。后来,张松与刘备串通的事情被刘璋知道,一气之下直接要了张松的命。
张松的死就像是一根导火线,得到消息后,刘备便开始了收网工作。亲帅大将从荆州出发,而刚被曹操打败投降自己的马超从另一路进攻。此时的刘璋几乎没有了胜算。
为了保护自己的主公刘璋逃走,且不让刘备占为什么便宜。他的部下提议将益州内的部分百姓撤走,然后烧了这益州城的所有粮草。刘璋听后十分生气并且放弃了最后的逃走机会。他说:这样做可怜的是百姓,我只知道地方官要让人民安居的道理,没听过这样混账的说法。最后,刘璋选择了投降。从此整个蜀国便被刘备所得。战国时期终于开始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刘璋军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其实隆中对已经给出了答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三国志
其一:刘璋暗弱,张鲁在北
张鲁原先是刘焉部将,替刘焉镇守汉中,刘焉死后,张鲁却不听从其子刘璋的调遣,于是杀张鲁母及其家室,并且派遣部将庞羲进攻张鲁,张鲁因此割据汉中,和刘璋彻底决裂。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没有经历北方战乱的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盈、人口众多。张鲁占据的汉中,只不过是益州的一个郡,刘璋却占有汉中以外的益州全境,相对于张鲁,无论是兵力还是补给,刘璋都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强大”的益州刘璋却被“弱小”的张鲁死死的困住,不但主动出击无功而返,而且遭到张鲁的多次袭扰。刘璋带甲十万,居然打不过兵不满万的张鲁,要么就是张鲁军战斗力强悍,要么就是刘璋军都是乌合之众。曾经打得刘璋军丢盔卸甲的张鲁军面对曹操军却是溃不成军,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又带领益州军打败了曹操军。强将手下无弱兵,士兵多寡并不是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唯一因素,还要看是谁带的兵。
最后刘璋没办法,害怕被张鲁消灭,居然派遣使者请刘备入川对抗张鲁,他没想到,这一请,不是解除张鲁的危机,而是引狼入室。对张鲁有绝对的优势的刘璋,居然惧怕张鲁到要借用外部的力量,难怪诸葛亮说“刘璋暗弱”了。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入川时“兵部满万”,可就是这不到一万人居然击退了张鲁的进攻,刘璋情何以堪?益州将士在刘璋手下根本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或者说根本不愿意为刘璋去效死,而且生性软弱无能的刘璋本人都怯战,不敢调动大军与张鲁决一死战,能赢刘备才怪了,一州之牧害怕一郡之守,也算是天下奇闻了。
其二: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为刘备夺取益州做出重大贡献的三个人,一个是张松、一个是法正、一个是张鲁,而这3个居然都是刘璋的手下。张松、法正大家都十分熟悉,可是大家想必会有疑问,笔者为什么要把张鲁也算上去呢?因为张鲁虽然后期和刘璋决裂,一开始还是属于刘璋手下的汉中太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正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刘备有机可乘。其实若非刘璋诛杀张鲁家人,张鲁何至于与刘璋反目成仇?至于张鲁不听从刘璋的调遣,刘璋也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试问,如果成都之主有如曹操、刘备一般英雄气概,张鲁还会不听调遣么?一个人背叛刘璋,那是他的问题,两个人背叛刘璋,还可以说是背叛者的问题,但是三个甚至以上的人背叛刘璋,那就是刘璋自己有问题了。
张松不失为一代奇才,可是在益州却只是区区别驾,刘璋不能重用他,他时刻感叹怀才不遇,这才产生背叛刘璋的想法。如果说刘璋不用张松只能算是没有知人之明,那么不用法正真的是眼瞎了。法正何许人也?效力刘璋之时籍籍无名,效力刘备之时却大放异彩。辅佐刘备打败刘璋,提出著名的汉中策,设计打败夏侯渊,夺取汉中,与诸葛亮等人联手制定蜀科,称为刘备的“谋主”。法正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刘璋却不能重用,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也难怪他们背叛刘璋了。益州的人才,除了法正张松,还有黄权、李严等,可是无一例外都没有得到重用。因此,诸葛亮才会说:“智能之士思得刘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