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瓦岗军本有机会一统天下 瓦岗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农民起义纷起。其中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经给隋朝以重创,但最终并未能夺取政权,那么,瓦岗军到底做错了什么导致它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呢?

在李密进瓦岗寨之前,瓦岗军原是一支小队伍反隋的目标也不明确。李密进入瓦岗寨之后,反隋的目标才比较明确,在反隋起义的号召下,参加瓦岗军的人不断增加因此瓦岗军的声势就一天比一天大起来。随着反隋战争的胜利发展,李密不但骄傲自满,同时野心也大了,于是竟想排除翟让,夺取瓦岗军的领导权。

因此他就把一部分将领拉到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集团,压迫翟让让位。当时靠近翟让的徐世勣也劝翟让奉李密为主。这样,翟让不得已就把瓦岗军的领导权让给了李密。但追随翟让起兵的另一些人如王儒信、翟宽(翟让的哥哥)等却始终不甘心。事后王儒信曾劝翟让自为“大冢宰”(即宰相),和李密争夺领导权。翟宽甚至斥责翟让“天子只可自作,怎能让人?如果你不能做,我自己来做。”他们经常煽动翟让杀掉李密,恢复他的领袖地位。

这样,在翟让被迫让位之后,瓦岗军表面上仍然是统一的,但暗中已经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集团。李密为了保持自己既得的地位,一面尽力扩大自己的势力,重用隋朝的降官降将如斐仁基、秦琼等一面阴谋杀害翟让。617年十一月,李密故意设了一个宴会请翟让等赴宴。

在宴会上以和翟让练习射箭为名,乘着翟让挽弓试箭的时候,由手下人蔡进德从背后击杀了翟让。接着又 把王儒信、翟宽等一齐杀掉。和翟让一道起事的单雄信、邴元真、徐世勋等人,这时也惊惶失色,不知所措。徐世勣向门外出走,被守门的人砍了一刀,幸亏被王伯当喝住守门人,才没有丧命。

单雄信叩头请死,李密放了他,并叫他和王伯当、徐世勣分别率领翟让原来领导的起义军。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他们和李密的关系就疏远了。徐世勋为了瓦岗军的发展前途,曾劝翟让让位给李密,但他梦想不到李密却用阴谋手段杀了翟让。翟让被杀,他心里是很不满的。后来他自请去打黎阳,在攻占黎阳以后,就一直在那里防守,没有回来。

从此瓦岗军的力量就分散了,而徐世勋所带领的那部分军队又是瓦岗军的基本力量。邴元真本是隋朝的一个县吏,因为犯了贪污罪,亡命到瓦岗寨。他是个贪婪卑鄙的人,瓦岗军中也有人主张把他杀掉,李密没有同意。他虽然还留在李密的队伍中,可是他对李密始终怀有二心,最后终于背叛了瓦岗军。

李密杀了翟让以后,觉得对手已除,更加骄傲自大起来,这时就暴露出了他的阶级本性。他对瓦岗旧兵旧将不象先前那样爱惜了。但对新来归附的降官、降兵,却特别重视,格外亲近。他是打算更多地依靠降官、降兵,去达到建立封建政权自己当皇帝的目的。这样瓦岗寨的旧人,就对李密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瓦岗军真正壮大实力是在进攻洛阳的时候,洛阳是隋朝东都,这里聚集了天下著名粮仓,攻取这里将会对天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瓦岗军也是确实占领了洛阳周边大片土地,占领了不少大的粮仓,极大的扩充了实力,提高了影响力。但是,恰恰是这个时候是考验瓦岗军的时候,瓦岗军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抉择。这个抉择就是:是继续留在洛阳周边,还是绕过洛阳直接攻占关中长安。面对这两种选择,当时瓦岗军实际领导人李密选择了继续留在洛阳,而放弃了进军关中的机会。他的理由是:我的部下大多是关东中原人,千里迢迢前往关中长安这些人未必愿意,即便愿意将来也会生出变故。最终,李密留在洛阳附近发展。

瓦岗军久攻洛阳不下,损兵折将,不久之后,宇文化及率领骁果军到了洛阳附近,与瓦岗军又是一场激战,瓦岗军虽然获胜但元气大伤,随后又被洛阳王世充夹击,最终瓦岗军战败,随之覆灭。从当时的格局来看,虽然洛阳是天下重地,又是隋朝东都,但是,关中还是当时称霸天下的关键。

第一,关中此时虽然经济倒退,但是它的地理优势仍在,“四塞之地”,以潼关为天险虎视天下,进可攻退可守。

第二,关中是隋朝首都,隋朝中枢核心官僚和贵族大多在长安,占领长安可以从根本上推翻隋朝,号令天下。

第三,关陇门阀的根据地就是在关中长安,占领这里与关陇门阀合作可以获得当时最强大的力量的支持。

李唐正是占领关中长安获得巨大发展,占据了有利地形,凭借险要坐视关东群雄征战,两败俱伤,李唐再出关收拾残局,顺利一统天下。

李唐与隋朝关陇门阀达成妥协,融为一体,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关陇门阀自南北朝中后期就成了决定天下格局的重要力量,谁获得关陇门阀的支持谁就成功了一大半。李唐开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少都是出身关陇门阀。李唐起兵之初,一直担心瓦岗军率先占领关中,这样一来将导致李唐进退失据,因此李渊亲自给李密写信,大吹特捧,吹嘘李密是“天下盟主”。李密因此对李唐放松了警惕,这是李密没有抢先占领关中的原因之一。

那么瓦岗军为什么后来会失败呢?

首先,领导集团的内争消耗了瓦岗军的实力,李密因为与翟让在路线问题上看法不一,翟让只想占山为王,而李密则想逐鹿中原,另外瓦岗军内部的派系问题也是导致李、翟矛盾激化的原因,在瓦岗寨中分为义李密为首的蒲山公营集团,以及以翟让为首的老势力集团,还有变民集团,三个派系不同的想法,蒲山公营集团效忠李密,老营集团效忠翟让,变民集团无所谓。

其次,李密还犯了战术策略的失误,瓦岗军在取得兴洛仓后没有及时撤走,导致陷入隋军的包围之中,所以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对翟让的不信任也导致他不敢让翟让守洛口,自帅精兵入关。从而把大好机会给了李渊。

最后,瓦岗军过于依赖粮仓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李密是以取得兴洛仓后,以粮招兵。但同时又没有将粮食分散存放作为战略储备。兴洛仓失守后,失去了粮食这个强大号召力,瓦岗军也就如鸟兽散了。

但这只是外因,主要原因还是李密自己。要说起来,当年隋末大乱,最先掀起巨大波澜的既不是瓦岗军,更不是李唐,而是杨玄感。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名臣杨素的儿子,是当时贵族子弟中的代表,正是他趁杨广亲征高句丽起兵反隋进攻洛阳,导致天下大乱无可逆转。当时杨玄感手下有一个“能人”,这个人给杨玄感献策,请杨玄感放弃进攻洛阳,直接进攻关中,占领长安,则天下可定。这个“能人”就是李密,当时杨玄感拒绝了李密的请求,理由竟然和后来的瓦岗李密如出一辙“自己部下都是关东人不适合远途进攻关中”,因此继续进攻洛阳,最终失败。

而数年后,李密自己成了另一个杨玄感,不知道这是不是“当局者迷”?假如当初李密能冷静一些,坚决一些,绕开敌军兵力强大的洛阳抢占空虚的关中,则李唐只能做瓦岗军附属,天下格局将彻底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