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诸葛瞻跟姜维都是诸葛亮的嫡传,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弟子,两人都是蜀汉的忠臣,为什么说蜀汉灭亡是因为他们俩的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我们一般看《三国演义》,可能会认为姜维是诸葛亮亲自挑选的继承人(诸葛亮曾给蒋琬写信,夸姜维是“凉州上士”)。但其实不是的,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继承人是蒋琬,蒋琬后面是费祎和董允,这四人是“蜀汉四相”。
姜维只是军事将领。费祎在时,每次姜维想大举兴兵北伐,都被费祎限制军队不超过万人。253年,费祎被魏降将郭循行刺身亡后,姜维地位才逐渐上升。后来才接管了汉中的前诸葛亮北伐兵团。
诸葛瞻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的亲儿子。他小时诸葛亮曾写信告诉大哥诸葛谨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意思就是诸葛瞻很可爱,比较早熟,但聪明有余,厚重不足,恐怕经不了大事的考验。
诸葛亮临终前还给诸葛瞻写过一封家书,就是著名的《诫子书》。叫儿子“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意思还是叫他磨练心志,增长才干。
姜维本质上是降将,自古降将掌权的极少,他只有不断的努力,经过考察才可得到朝廷的信任。诸葛瞻是十七岁就结婚,娶的是蜀汉的公主(我石城畔估计这位公主有可能是刘禅与第一个张飞女儿皇后所生的女儿),他是皇帝之婿,(前)丞相之子,地位很高,但没有什么实际的经验。
其二,姜维算得上是诸葛瞻的前辈,当姜维驰骋于战场上时诸葛瞻还是个小娃娃,等到诸葛亮死后姜维依旧延续了诸葛亮北伐的政策,在姜维见证了无数生离死别后,诸葛瞻还处在和大人背古诗的层面,所以二人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差距导致三观多少有些偏差,那么等到诸葛瞻进入政界后顶着诸葛家族的大光环自然有些自负,也无法理解姜维的一系列做法,内臣对于丞相之后的态度与降将的态度也大不相同,一些受到姜维打压的大小官员自然会在诸葛瞻耳旁说风凉话,导致姜维在朝中的信任度大大降低。诸葛瞻三十多岁已当上了卫将军,地位已经在姜维之上,在姜维看来诸葛瞻上位多少内定的成分在里面,再加上诸葛瞻也有对自己发号施令的权力,姜维多少也会不爽。
论才能诸葛瞻和姜维比差的太远,诸葛亮晚年得子却无法给他很好的教育,诸葛瞻也不能和黄氏去学机械自动化吧。在内政方面诸葛瞻并不懂得运筹帷幄,外交与实战方面,诸葛瞻也只局限于理论阶段,绵竹之战的自以为是就大大的暴露了他的短板。
其三,外不制姜维。意思就是邓艾军进江油后,诸葛瞻曾反思自己有三个失误。其中的“外不制姜维”这一句可以重点咀嚼,原来诸葛瞻和姜维严重不合,在诸葛瞻心中甚至是拿姜维和黄皓相比。
这里的“制”应该是控制之意。姜维是蜀汉后期的名将,打过了许多仗,是汉中军的领袖。没有什么实际做战经验的诸葛瞻想控制姜维(的军队),“制”的潜台词就是我诸葛瞻地位应该在他之上,我是元帅,姜维是我元帅手下的将军。这个优越感恐怕还是来自他皇帝之婿,(前)丞相之子的地位,不是因为他的能力。
其四,姜维的问题,在《三国志》讲的比较明白,是技术面问题。“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这段大意是汉中军区原来在魏延主管时代,思路是“外围多点防御”。到了姜维主管时代,他改成“内线重点防御”,收缩兵力,撤掉了原先的一些据点。“外围多点防御”优点是“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就是几个据点损失了也不大,可以给后方提供了早期预警时间。“内线重点防御”优点是兵力可以集中使用,缺点是防区的缝隙变大。
而邓艾的偷渡阴平正是利用了缝隙变大的大胆穿插。
姜维身上最大的黑点就是北伐,你不得不承认姜维北伐确实损耗了蜀国的国力,到蜀汉后期,基本上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大将了,加上蜀势力一直在三国一直处于弱势,能坚持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了。所以蜀汉灭亡只是注定了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