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大地上出了不少英雄,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铁道游击队也就是在这一个动荡的时局出现的,他主要负责牵制铁道线上的日军,被百姓亲切的称为”飞虎队“,那么铁道游击队是谁领导的呢?他们有哪些事迹呢?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鲁南地区(临城,峄县,滕县)的一支抗日武装。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受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军区铁道大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铁道游击队队长,王怀文为铁道游击队指导员,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游击队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装力量,隶属于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该队以临城(今薛城区)为中心,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奏响了民族救亡的最强音。于1945年解散并入华东野战军。
这支抗日游击队所做出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屡次受到中央的表彰。铁道游击队,八路军苏鲁支队在1940年建立,其活跃在山东地区,目的就是进行敌后骚扰,使得日本人不能掠夺资源。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平津等地迅速沦陷,日军沿津浦铁路迅速入侵到山东境内,当时的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所部在鲁北一带稍作抵抗后迅速崩溃,到1938年三四月间徐州会战结束后,山东全境基本沦陷,1938年5月占领今枣庄一带。
鲁南军区主力由于长期作战,药品匮乏。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王麓水命令铁道大队务必想法搞到药品。10月的一天,临城车站的内线宋邦珍搞到了一个重要情报:有一列装载药品的货车将由青岛开到临城,然后向南行驶。铁道大队立即行动,做好了夺药品的准备。当晚10时,列车从临城站开出,游击队员飞身上车,找到装载药品的车箱,列车行驶到沙沟与塘湖站之间,战士们迅速将药品掀下,由埋伏的队员运走。铁道大队把这些药品及时运到鲁南军区。
为了解决鲁南军部队冬季穿衣问题,11月初,铁道大队与运河支队、滕沛大队、微湖大队、边联支队联合行动,在塘湖站附近成功截获日军布车。共截获棉布1200匹,军装500余套,皮箱200只,缎子被100余床,呢子、毛毯各一宗,显微镜4架,电炉2个,发动沿湖十几个村庄的数百名群众帮助搬运。游击队将这些物资藏于湖中,后来鲁南军区派骑兵连运往抱犊崮山内的曹流井村军区被服厂,解决了军区武装越冬缺少棉衣的困境。
1941年底,在洪振海同志牺牲后,由刘金山任队长,铁道游击队活跃于津浦路上,通过截获列车、制造火车头相撞、切断电线等手段获取物资、截断交通线,有力的支持了鲁南地区的反围剿斗争,确保了刘少奇、罗荣桓、陈毅、陈光、朱瑞、萧华等领导人及抗日战士的安全过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被萧华上将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1943年,杜季伟政委调离后,先后有文立征、杨广立、赵明伟、张洪义、郑惕等五任政委。
1944年,铁道游击队与微湖大队、峄县大队、滕县大队等合编为鲁南军区独立支队,铁道游击队为独立支队二大队,但对外仍以鲁南铁道大队名义活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今枣庄沙沟驻有日军一个大队,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通过谈判促使了其投降,创造了日军向地方抗日武装投降的例子。
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铁道大队奉命到滕县(今滕州市)接受整编。整编后除留两个连队归鲁南铁路工委领导外,其余100余人编入鲁南军区特务团。大队长刘金山调任鲁南铁路局副局长,副大队长王志胜调任鲁南铁路局办公室主任。至此,鲁南铁道大队完成了它光辉的历史使命,番号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