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气节的能人和文士,真正能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人极少,文天祥无疑算是一种,他也是中国历史上被俘后誓死不降的代表人物,文天祥的气节以及爱国情怀一直勉励着我们。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开庆初年,元朝攻打南宋,许多人都建议迁都避祸,只有文天祥力排众议,要求皇帝处死祸乱朝政的太监董宋臣,可惜皇帝根本不听,到了咸淳十年,京城危在旦夕,皇帝下诏勤王,文天祥组织爱国人士前往京师护驾,文天祥自己也知道这是以卵击石,可他仍旧义无反顾,因为他心中装着国家。
文天祥为了抗元,变卖了所有家资充当军费,后来元兵攻入常州,文天祥的部下基本都战死,他迁移到漳州时,部队又被击败散失,文天祥的母亲和儿子在战乱中被杀,妻女也被元兵俘虏,后来文天祥逃到潮阳,终于还是被俘虏了,张弘范多次劝他投降,文天祥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示誓死不降。
忽必烈统一天下后,为了安抚汉人百姓,想找个德高望重的南宋官员做代表,有人就推荐了文天祥,这的确是个最佳人选,可文天祥却严词拒绝,元朝答应给予他高官厚禄,可他仍旧不动心,元朝还让他的妻女给他写信,说只要投降元朝就可以得到荣华富贵,文天祥得知妻女正在元朝后宫当奴隶,尽管心痛不已,可他仍旧不投降。
元朝廷用了三年时间,都没能招降文天祥,但释放他的话,又怕他会引发汉人叛乱,无奈之下朝廷只能杀了他,就在文天祥行刑前,监斩官还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投降都可以免于一死,可文天祥只是朝着曾经宋朝国都的方向拜了几拜,然后欣然赴死!
文天祥虽然死了,可他精忠报国的气节没死,他视死如归的精神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世无数文人曾为他歌颂,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先烈,让他的精神和事迹得以永传,如今全国多地都修建了文天祥的祠堂,在文天祥的遇难地海丰县,相关部门斥巨资2000万修建了文天祥公元,如今已是一处有名的爱国教育基地了。
史书评价
《宋史》: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对于文天祥你又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