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万岁”,我们都很熟悉,在古代,只有一个人可以叫“万岁”的,那就是皇帝。皇帝也叫万岁爷,但历史上还真有两个人,此二人没当过皇帝,但也叫“万岁”,一个就是隋朝的猛将史万岁,一个就是唐朝的养马专家张万岁。
不知道为何这二人能叫万岁,反正他们的名字就是万岁。虽然都叫万岁,但两个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史万岁被皇帝当场打死,张万岁却得善终。那就来看看二人的故事。
史万岁,我们太熟悉了。史万岁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个富二代,他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
史万岁这个人从小就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凶悍,敏捷如飞,不仅如此,他还喜欢读兵书,并精通占卜之术。
父亲战死沙场后,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以忠臣子授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北周末年,杨坚掌权,他投靠了杨坚,在平定尉迟迥的叛乱中因为作战勇猛,每战先登,勇冠三军,军功卓著而被拜上大将军。
隋朝建立后,因为犯了错误,被发配到边关敦煌,对付突厥。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大隋对突厥发起全面反击。隋文帝杨坚命秦州总管窦荣定率9总管、步骑兵3万,由凉州道北击突厥。隋军与突厥阿波可汗部酣战多日,双方都难以取胜。
于是窦荣定就说双方各派一人对决,决一胜负,突厥阿波可汗说可以,《隋书·史万岁列传》记载:“士卒何罪过,令杀之 ,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
决战当日,阿双方各派一名骑将挑战,窦荣定派万岁出马应战,谁知突厥那边还没看清怎么回事,史万岁已经“驰斩其将而还”。于是突厥大惊,不敢再战,即请议和而退。史万岁因此被授上仪同,兼车骑将军。
在隋朝平定江南的战争中,史万岁因参加隋灭陈之战有功,加上开府。
不过后来史万岁跟着杨素再次出击突厥的时候,因为遭到杨素的妒忌,而被杨素陷害。当时隋文帝刚好正在考虑要废掉太子杨勇,杨素就趁机说史万岁在杨勇处,于是隋文帝召见史万岁。
史万岁见到隋文帝后,刚好也向隋文帝说将士在突厥立功却没得到封赏,丝毫没注意到隋文帝脸色变化,而且越说越语气越激昂愤慨,对隋文帝也不够恭顺。结果隋文帝越发震怒,当即命侍卫将史万岁棒杀于朝廷之上。实在可惜了!
比起史万岁的大名,张万岁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要低很多,要不是名字有“万岁”二字,估计没人知道,虽然知名度很低,但他的贡献可不低。因为他是唐朝养马第一人,为大唐养了不少马。大唐远征军之所以能够长途跋涉对外征战,马是关键。
众所周知,当年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在晋阳起兵创业的时候,是没有马匹的,历史记载“唐代初年,得突厥马二千匹,得隋马三千”。要不是突厥和隋朝得到马匹,李渊还无法起兵。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李渊起义之初马只有五千匹左右,后来李渊称帝两年后也只有三万多匹。显然,这些马匹是无法支撑大唐远征军的,不过张万岁接手养马这个工作后,大唐的马匹开始翻倍增长,在张万岁的努力经营下,到了唐高宗时期,已经有马七十余万匹,40多年上涨了百余倍。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所以,后人都称赞张万岁是唐朝养马第一人。
但其实,张万岁以前不是养马的。张万岁跟大唐另外一个名将我们都熟悉的尉迟恭都是朔州人,也都是刘武周的部下。当年鼓动刘武周起兵的就是张万岁,“自后入斩仁恭,持首出徇”,他趁太守王仁恭办公的时候将其杀死,之后跟着刘武周起兵,在中国北方称雄一时。
后来他跟尉迟恭一起投靠了明主李世民,但二人接下来的发展路径却不同,尉迟恭跟了李世民之后,成了冲锋陷阵的猛将,而张万岁就专心养马,成了养马官。
大唐建国后,张万岁总管唐朝马政,在陇西建立牧马基地,划出千里之地作为马场,马场分成八坊四十八监,“幅员千里,犹为隘狭”。正是由于张万岁养马业绩好,为大唐骑兵输送了不少马匹,所以大唐骑兵才如此厉害,而大唐名将李靖才能完成千里奔袭、灭亡东突厥伟大功绩。
要是没有张万岁,恐怕就没有大唐骑兵的辉煌,张万岁也专心养马得善终。不过可惜的是,在张万岁死后,大唐养马事业急转直下,到了玄宗执政之初,只有二十四万匹马。
大唐的军事力量在安史之乱后再难见辉煌,实在可惜!
实际上,隋唐以及之前,叫“万岁”并没有什么,不是皇帝专用,而“万岁”两个字主要是祝福长寿长生的歌颂词和表示致敬赞叹的欢呼语。
但北宋之后,轻言“万岁”的人都难免罪责,更谈不上取名“万岁”了。
据《曹利用传》载:北宋大将曹利用的从子曹汭,一次喝醉了酒,“令人呼万岁”,被人告发,杖责而死,由此可见,多么严重。而“万岁”这两个字就成了皇帝的代名词,后来的元明清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为什么史万岁和张万岁可以叫万岁了,幸亏此二人在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