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豪杰谁会投靠谁?

玩过三国游戏的朋友们都颇为历史中刘备为平原相救援孔融时没有收服太史慈而惋惜,是什么原因太史慈当时没有投靠刘备?与刘备收关张,收赵云,纳诸葛亮有什么不同?吕布为什么在东奔以后投靠谁都不被信任接受?

本人不揣鄙薄,以英雄三维属性进行简单分析,三维属性为:

1)志向,具体为平民(艺术、方技等),抚民(在霸王、王佐、抚民的领导下做些事具体),王佐(辅佐霸王治国平天下),霸王(治国平天下);

2)能力,分为显性能力和潜力;

3)社会地位,即官阶、名望、财富等的综合体,从低到高可以有很多层次。

在三个属性中,分别有如下显隐性特点:

1)志向为隐藏属性,即不是轻易看得出来的,虽存在变化可能,但变化可能性比较低,其外显方式主要为个人主动表示(他人未必采信),每个人都会主要依据社会地位、能力特征等去猜测别人的志向;在真实人际关系中,每个人的真实志向属性都是隐藏的,简单的说,你不会看到刘备、曹操、孙策就知道他们是君主型,诸葛亮、荀彧、程昱也不是就一眼认为是王佐型的。

2)能力为半隐藏属性,每个人有不同的潜力定值,随着个人努力和外部机会,不断转化为能力,善于识人的可以判断出来,虽难免偏差,但比志向容易确认;深入了解,试用一下,是可以较准确判断的。

3)社会地位为显性属性,其随着内外部发展变化而改变,每个人都可以准确判断。你见到一个人,他的职位,收入,名声,学历,社会地位是显性的,你一了解就知道他是在哪个阶位上。

投靠规则:

1)正常情况下,社会地位高阶的收取低阶位的,如刘备收赵云等人,袁绍与其手下;

2)吸纳、投靠,与能力一般没有高低限制关系,但在志向、社会属性相似时,为能力低的投靠能力高的;

3)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霸王以外)会去投靠自己认为的志向属性大于等于自己的人(如诸葛亮投刘备),自认霸王的不受此限(刘备到处投靠)。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太史慈、刘备当时的情况,为平原相的刘备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甚至不如名士太史慈(后来去投靠了官阶远比刘备高的刘鳐),不满足第一条投靠规则;刘备一句"孔北海知天下有刘玄德乎",恐怕不会让太史慈对其志向有太高判断的;刘备初出江湖各方面能力还没有充分锻炼,恐怕也不能让太史慈信服。这个时候,如果太史慈遇到曹操、刘表、袁绍等,他都可能会投靠。

吕布的情况呢?吕布是因为“三姓家奴”的原因吗?显然不是,时处乱世,屡换老板的人才多了去了。主要是因为吕布曾经是国家高级领导(社会地位高),有自己的部队纵横天下(别人以为他志向高),作战能力强,所以领导们都不敢接受他,尤其是有人说个风言风语什么的。

比如司马懿,他投靠曹魏政权,符合每一条法则,但随着他的能力和社会地位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他的志向也有所改变,但别人是看不出来的(魏明帝),依然任命他为托孤大臣。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