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保存几代的产于黄龙年间的三国时期瓷盘礼器于日前在黄山脚下露面。
该瓷盘通高7。7厘米,足径11。7厘米,口径20。5厘米,内外釉面都呈现出大小基本相等的细密鱼子纹。主饰纹是化龙鱼,鱼周饰水藻,也称鱼藻纹。副饰纹是上下相叠于水藻外侧的两条小鱼(无尾鱼和狐尾鱼),一条漂浮于上,有头有身而无尾,一条困卧于下,虽有尾不是鱼鳍尾,而是散毛茸茸的狐狸尾。腰部有一黄色点彩的色块,偏锋重笔点染,色块的中央部位呈黄褐色,渐向周边则颜色渐淡,整个色块颜色深浅不均、色相苍混。
该瓷盘现为黄山区一年逾八旬的江姓退休老人收藏,系祖传文物。其外壁有三国东吴孙权登极之年———“黄龙元年”的纪年款和专门祝颂帝王之词———“富贵昌宜侯王”的铭文,经中国国家文物协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及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先生等专家考证出自黄龙年间,系三国时期豪门贵族和皇家用瓷。
三国时期,黄山区大部属吴国新都郡和丹阳郡。这一发现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