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与袁绍的结交
1。曹操与袁绍的背景:
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生父曹嵩是宦官曹腾养子,而曹腾是一位有权势的人物。【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
曹操的祖父曹腾因为拥立桓帝有功而升任“大长秋”,在内廷任职三十多年,由于能接近皇帝和太后,他举荐了不少官吏,且“皆海内名人”。这说明他得皇帝、太后信任,有权势,而且也结交了不少海内名士。【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人也。安帝时,除黄门从官。顺帝在东宫,邓太后以腾年少谨厚,使侍皇太子书,特见亲爱。及帝即位,腾为小黄门,迁中常侍。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曹腾传。】
曹操的父亲曹嵩背后有这样一位养父做靠山,其在朝中也充任要职,曾经“擢拜大司农、大鸿胪”甚至官至三公“代崔烈为太尉”。当然,曹嵩官至“太尉”除了背后的关系还因为他是巨富,这个官位是他买来的。【嵩字巨高。质性敦慎,所在忠孝。为司隶校尉,灵帝擢拜大司农、大鸿胪,代崔烈为太尉。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续汉书》。】又【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曹腾传。】
这说明曹操出身的家族是一个有权势、有人脉、有财力的大官僚家族。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势倾天下”的袁氏家族,生父袁逢、养父袁成、叔父袁隗。【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绍即逢之庶子,术异母兄也,出后成为子。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书》。】又【父成,五官中郎将,绍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见《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
袁绍生父袁逢官居三公“司空”。【绍,司空逢之孽子,出后伯父成。见《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李贤等注引袁山松语。】又【逢字周阳,以累世三公子,宽厚笃信,著称于时。灵帝立,逢以太仆豫议,增封三百户。后为司空,卒于执金吾。见《后汉书卷四十五,袁逢传》。】
袁绍叔父袁隗官居“太傅”。【逢弟隗,少历显官,先逢为三公。时中常侍袁赦,隗之宗也,用事于中。以逢、隗世宰相家,推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献帝初,隗为太傅。见《后汉书卷四十五,袁隗传》。】
袁绍出身于名门望族、官宦世家,权势和人脉都超乎一般公卿世族。
从曹、袁两人的家族背景来看,同是贵胄之家,但袁氏的名望和权势又大于曹氏。
2。曹操与袁绍的联系:
曹操少年时“任侠放荡”,是一名游侠人物。【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袁绍同样也是一名游侠。【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曹操在少年时就已经结交了袁绍。【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
这说明曹、袁同是游侠又是少年朋友。以两人背景来看,两个家族的人相互往来、援引也是有极有可能的事情。
那么曹操是什么时候与袁绍有政_治道路上的结交的呢?
以曹操去世时的年龄推出其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一五五年。【(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而袁绍的年龄不详,只能推出其出生时间的范围。他在十九周岁之前在朝中做“郎官”,十九周岁的时候做了“濮阳长”。【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他年轻时就善于结交朋友,还受到当时权贵大将军梁冀的赏识。【绍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见《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这时大概是袁绍做郎官之前,或者正是做郎官的时候,大约是十岁到十九岁之间。而梁冀死于桓帝延熹二年、公元一五九年,此时袁绍大概超过十九岁了,而曹操才四周岁。【延熹二年……于是更召璜、瑗等五人,遂定其议,帝啮超臂出血为盟。于是诏收冀及宗亲党与悉诛之。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单超等传》。】这表示袁绍的年龄大于曹操,且年长十到二十岁之间,也就是大约生于顺帝阳嘉四年、公元一三五年到冲帝永熹元年、公元一四五年之间。
袁绍在上任濮阳长之后母亲去世,他先为母亲守孝三年,又追思生父,为生父守孝三年。然后隐居雒阳,广交名士。【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他十九周岁时候做濮阳长,再加上守孝六年,那么隐居雒阳时至少二十五周岁以上。既然推算袁绍年长曹操十到二十岁之间,那么曹操十九周岁时,袁绍正是二十九至三十九周岁之间。曹操那时在干嘛?他正好也在雒阳。【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曹操二十二周岁时才离开京师上任“顿丘令”,说明他在雒阳待了三年。【“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见《三国志卷十九,魏书十九,陈思王曹植传》。】那么这段时间曹操正是开始仕途的时候,也极有可能在那时与袁绍有政_治上、事业上的密切交往。当然,他们也很可能在年纪更小的时候就已经熟识了,但这里所讲的事业上的朋友和小时候的朋友是不同意义的。
二、曹操与袁绍都在结交名士
1。曹操结交的名士:
曹操自知虽然出自大官宦之家,但祖父却是宦官,这对他的名声不是好事。【“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载公十二月己亥令》。】然而要跻身上流社会向公卿士大夫靠拢,就要非常注重自己的名望,曹操因而结交名士。比如乔玄、何颙、许劭、张邈、许攸、李瓒、王隽等人:
乔玄“世名知人”,即当时世人皆以他善于识人而著称,他既然曾是官居“三公”的重臣那么他对曹操的正面评价必定给他的名声加码,因此曹操“声名益重”。【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又【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见同上裴松之注引《魏书》。】
何颙少年游学雒阳且在太学“显名”,“党锢之祸”后一直在暗中救援受难的同僚。他也同乔玄一样认为曹操能“安天下”,这无疑也提高了曹操的名望。【初,颙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何颙传》。】
许劭善于品评人物,是著名的“月旦评”的主持人,时人都认为要获得“拔士”的机会就要得到他的评价。不过许劭看不起曹操,不愿意为他做评价,曹操利用非常手段得到了“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的著名评语(异同杂语载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的舆论也使其扬名。【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见《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
张邈既是名士也是一名游侠人物,他在“党锢”之列是“八厨”之一,曹操的好友。【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见《三国志卷七,魏书七,张邈传》。】
许攸年少时就与曹操交好,也是“赴难不惮濡足”的游侠。【攸字子远,少与袁绍及太祖善。见《三国志卷十二,魏书十二,崔琰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李瓒是反对宦官的领袖人物,被誉为“天下楷模”的著名“党人”李膺之子。李膺事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瓒认为“天下英雄无过曹操”,临终时嘱咐儿子“归附曹氏”,可见他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肯定的。【膺子瓒,位至东平相。初,曹操微时,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瓒传》。】可以注意到,李瓒曾任“东平相”,那么他对曹操的评价也会影响到兖州地区的士人对曹操的认识,这对后来曹操在兖州的发展也是有所助益的。
王隽年少时为著名“党人”范滂所识,还与同样著名的岑晊交好,他也认为曹操有“治世之具”。【汝南王隽,字子文,少为范滂、许章所识,与南阳岑晊善。公之为布衣,特爱隽。隽亦称公有治世之具。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逸士传》。】
这些名士对曹操的普遍评价是“安天下者”、“天下英雄”,而曹操更因结交他们而获得了较高的名望。
2。袁绍结交的名士:
袁绍曾隐居雒阳,广交名士,且“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与他结交的名士有张邈、何颙、许攸、伍琼等人。【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见《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又【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礼毕,隐居洛阳,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不应辟命。中常侍赵忠谓诸黄门曰:“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绍叔父隗闻之,责数绍曰:“汝且破我家!”绍于是乃起应大将军之命。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亦有记载。】这说明袁绍一直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声望和能帮助自己的羽翼,与曹操不同的是,袁绍有先天的政_治优势,因而不仅仅是袁绍主动结交名士,更有不少有名的、无名的士人都来拜会袁绍。
张邈前文已述。
何颙与对抗宦官的陈蕃、李膺交好,为了躲避陷害“变姓名,亡匿汝南”袁绍“慕之,私与往来”,而后又常常潜入雒阳与袁绍商议解救“党人”使得“全免者甚众”。【及陈蕃、李膺之败,颙以与蕃、膺善,遂为宦官所陷,乃变姓名,亡匿汝南闲。所至皆亲其豪桀,有声荆豫之域。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是时党事起,天下多离其难,颙常私入洛阳,从绍计议。其穷困闭厄者,为求援救,以济其患。有被掩捕者,则广设权计,使得逃隐,全免者甚众。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何颙传》。】显示了其与袁绍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许攸前文已述。
伍琼,或者名叫伍孚,《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卓传》中注引《英雄记》所载“琼字德瑜,汝南人。”其后又注引谢承《后汉书》所载“伍孚字德瑜,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 裴松之也怀疑伍琼与伍孚是否为同一人。而《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中又注引谢承书“孚字德瑜,汝南吴房人。质性刚毅,勇壮好义,力能兼人。”【城门校尉伍琼被杀,在关东义兵初起,卓未西迁之前,而《荀攸传》载卓徙都后,攸与越骑校尉伍琼等同谋刺卓,事垂就而觉,则当时自有两伍琼,谢承所记乃与荀攸同谋刺卓之人,故称孚官悉与志合,则孚为琼之别名无疑也。至二人名字并同者,是犹同时有二刘岱,皆字公山也。见《三国史辩诬》。】
3。曹、袁两人所结交的名士中不乏游侠和党人
什么是游侠?《前汉纪卷十》载: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游侠之本,生于武毅。不挠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见危授命,以救时难而济同类。以正行之者谓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至于为盗贼也。
曹、袁二人同为游侠,而他们所结交的名士中也不乏游侠。这些游侠有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救时难而济同类”。
何颙曾经替友人虞伟高报父仇。【友人虞伟高有父仇未报,而笃病将终,颙往候之,伟高泣而诉。颙感其义,为复仇,以头醊其墓。见《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何颙传》。】这正是典型的游侠行径。遭“党锢之祸”,又积极营救“党人”,“其穷困闭厄者,为求援救,以济其患”。
张邈“少以侠闻”,他是“东平长者”,他仗义疏财“振穷救急,倾家无爱”,被誉为“八厨”之一,所谓“厨”就是“能以财救人者”。与何颙一样正所谓“救时难而济同类”。
许攸《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攸传》注引《汉末名士录》中陶丘洪评价他“赴难不惮濡足”、“济难则以子远为宗”,说明许攸同是“救时难”的游侠。许攸曾经参与了王芬等人策划的“谋废灵帝”、消灭宦官的行动。【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又【于是陈蕃子逸与术士平原襄楷会于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于是与攸等结谋。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陶丘洪也是被联络的豪杰之一。【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语在武纪。芬阴呼歆、洪共定计……见《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华歆传》。】
包括“质性刚毅,勇壮好义”的伍琼(孚)。
前文提到“救时难而济同类”,那么当时的“难”是什么呢?就是宦官乱政。因为我们不难发现,曹操与袁绍所结交的名士中也不乏“党人”,党人正是因为反对宦官而被划为一类,他们之中都是当时的名士,也就是“天下豪桀及儒学有行义者”。【凡党人死者百余人,妻子皆徙边,天下豪桀及儒学有行义者,宦官一切指为党人。有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见《资治通鉴卷第五十六,汉纪,孝灵皇帝纪》。】那么所谓“济同类”,救济的也就是这些“党人”。像何颙、张邈他们既是游侠同时也是党人。
三、以袁绍、曹操为首的政治集团
根据曹操、袁绍的背景,和他们结交的名士、游侠、党人的情况来看,曹操和袁绍是亲密朋友也有着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交际圈,他们不仅仅只是朋友关系,更重要的,他们有着共同的政_治愿望、共同的立场和利益,总的来说就是对抗宦官。所以在袁绍、曹操及众名士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之下,他们自觉组成了一个政_治团体。
可是曹操与袁绍为什么结交名士、反对宦官呢?我试着再分析一下曹操、袁绍的行动和心理。
曹操,他的祖父是大宦官,说起来也就是宦官后裔。但是,曹操却极力向公卿士大夫靠拢,且反对宦官,为什么?曹操从小就表现出“机警,有权数”的性格,这样的性格的养成,一来出自于他的官僚家庭,这样的家庭绝不是简单、单纯的。二来他“任侠放荡”,所接触的人也都是同类,他们在社会上“行侠仗义”,也要“随机应变”。曹操少年时又与袁绍结交,袁绍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年纪约比曹操长十到二十岁之间,家庭出身又是高官世家,袁绍所接触的人大多是社会名流,你想他少年时“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岂是泛泛之辈?(当然,我想这里面还有复杂的政_治原因,比如梁冀或许对袁氏加以笼络,在此不论。)袁绍的身世也正是他的政_治优势。而曹操“少与交”随之接触到“游侠”、“党人”,又受到影响也在情理之中。“党锢之祸”分别发生在曹操十一周岁和十四周岁(桓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和灵帝建宁二年、公元一六九年)的时候,这两年袁绍约二十一到三十一、二十四到三十四周岁之间,此时的曹操尚未步入仕途,袁绍十九周岁的时候做了“濮阳长”,那么第一次“党锢”之时袁绍大约身在濮阳,第二次“党锢”之时,依前面所推断袁绍隐居雒阳时至少二十五周岁以上,那么也即在此时,这也正好佐证袁绍隐居雒阳时与何颙商议援救“党人”,因为这期间正好发生了“党锢之祸”。
下面列个简单的表来说明:
桓帝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到灵帝建宁二年、公元一六九年
“党锢之祸”
曹操十一周岁到十四周岁,未入仕途
袁绍约二十一到三十四周岁之间,守孝、隐居雒阳
灵帝熹平三年、公元一七四年
曹操十九周岁,举孝廉为郎,二十二周岁之前除雒阳北部尉
袁绍约二十九到三十九周岁之间,隐居雒阳
灵帝熹平六年、公元一七七年
曹操二十二周岁,迁顿丘令
袁绍约三十二到四十二周岁之间,隐居雒阳
通过以上列表就看出曹操初入仕途的三年,与袁绍隐居雒阳的时间是重合的,两人有交集。我们也不难理解曹操任“雒阳北部尉”的时候棒杀宦官蹇硕的叔叔了?他很有可能受到袁绍和“游侠”、“党人”的影响加入了反对宦官的行列。当然,并不是说曹操仅仅是因为袁绍和“游侠”、“党人”的影响才开始反对宦官,他自己也是有思想的,当时“党锢之祸”已经发生了,他很可能通过“游侠”、“党人”的舆论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和立场,他并不是盲目的反对宦官,对他们的行为也不是盲从。
除了棒杀蹇硕叔叔这件事,曹操任议郎期间为“谋诛阉官”的窦武、陈蕃平_反,“言甚切”,又与司徒陈耽上疏揭发一些公卿依靠宦官势力包庇“贪污秽浊”的宦官子弟。【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先是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诛阉官,反为所害。太祖上书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其言甚切。灵帝不能用。见《三国志卷一,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又【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时太尉许戫、司空张济承望内官,受取货赂,其宦者子弟宾客,虽贪污秽浊,皆不敢问,而虚纠边远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诣阙陈诉,耽与议郎曹操上言:“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其言忠切,帝以让戫、济,由是诸坐谣言征者悉拜议郎。宦官怨之,遂诬陷耽死狱中。见《后汉书卷五十七,刘陶传》。】曹操屡次上疏劝谏皇帝也说明了他参与反对宦官的行动。
我认为他之所以反对宦官原因有三点:一、他初入仕途为官较正直“好作政教”,而且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二、他在反对宦官势力的同时,也是为了“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进而向公卿士大夫靠拢。三、受到袁绍和“游侠”、“党人”的影响,认为自己和其他公卿一样肩负着“拨乱反正”的责任。
我一向认为,一个人的性情品格和为人处世并不是突然形成的,一定是有个过程的,跟他常常所接触的人、所经历的事有关联,然后逐渐形成他的性格和为人的固有属性。这其中有主观思想和客观影响的相互作用。
至于袁绍,关键是守孝这件事,汉代“以孝治天下”,官吏选拔的途经也是“举孝廉”,袁绍因母丧而守孝之后“又追行父服”正好显示他的“孝道”以此“养名”。在第二次“党锢”之后,袁绍来到雒阳,开始“倾心折节”结交名士。那么袁绍结交名士有什么动机呢?袁绍虽然是名门望族之后,可惜他是“庶子”,《后汉书》中的注引则载为“孽子”,说明他不是袁逢的正妻所生而是小妾、甚至是比小妾地位还地的奴婢所生,所以袁绍在这一点上类似曹操,就是身世都有难以启齿的伤痕。在封建伦理中,嫡出和庶出的地位是不一样的。袁绍也需要争取在公卿士大夫之中的声望,他因而愿意“倾心折节”为自己制造舆论。比如袁绍从濮阳卸任回家葬母的时候即将进入家乡,跟他回来的人“车徒甚盛”,他赶紧“谢遣宾客”,以“单车归家”,原因是他担心善于品评人物的许劭知道他奢侈的贵公子排场。【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见《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这就说明他很注重自己的声望。袁绍结交名士的动机,就是提高自己的名望,同时弱化、掩盖自己身世上的弱点。
综上所述,曹操与袁绍结交名士、反对宦官的目的或者动机是:提高名望,争取在公卿士大夫中的认可与支持。
可能有人要问,结交名士、反对宦官,与得到公卿士大夫的支持有什么关系呢?在当时的社会中,宦官集团利用皇帝的宠信牟取私利,公卿士大夫集团一致认为宦官集团是“天下大乱”的始作俑者,这两个政_治集团的利益冲突非常尖锐。正是李膺、陈蕃、窦武这些公卿士大夫带头反对宦官才引起了“党锢之祸”,很多公卿由此遭到“罢免”被剥夺了政_治权力,公卿士大夫中当然不乏名士。所以带头反对宦官集团的人就会得到公卿士大夫集团的支持,而曹操、袁绍正看重这一点。不过,我认为,曹操当时比较倾向于挽救东汉王朝危机,而袁绍则更倾向于为了达成自己的政_治野心,这主要是从两人的阅历来看,因为曹操是刚刚步入仕途有点“愤青”的感觉,袁绍年长曹操十多岁阅历比较丰富。当然了,到后来还是曹操战胜了袁绍,但不能说袁绍就是个“草包”,因为袁绍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没有比对手更重视对手,这是后话在此不论。
政治就是一个集团以利益为核心,围绕着这个核心所做出的各种活动。那么具有相同利益的人就容易组成一个集团。以袁绍、曹操为首,以张邈、何颙、许攸等游侠、党人为基础的政_治集团,在反宦官的斗争中就逐渐形成了。
可能有人有疑问,为什么是以袁绍、曹操为首呢?袁绍,通过前文介绍他的政_治优势和他的名望,决定了他在公卿、游侠、党人中的地位是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曹操,步入仕途之前已有不小的名望、舆论对他十分有利,初入仕途敢于棒杀蹇硕叔叔,上疏指出宦官弊病,公开反对宦官的行为势必引起公卿的赞扬。除了这些,曹操还有其大官僚家庭在背后的支持,所以曹操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终究比不上袁绍,因此袁绍是这个政_治集团的总代表,曹操其次。虽然史书上并没有明确指出,但从袁、曹两人的关系,他们的背景,他们所结交的人,后来的举动,等蛛丝马迹都能找到一些旁证。
关于曹操和袁绍的论述,到此为止所讲的是主要是灵帝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之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