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可以说是三国中比较鲜明的两个人物,一正一反。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就来谈谈曹操与刘备的不同之处。
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曹操在人格上,处事方针上,都与一个人惊奇的相似,那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这观点可能太标新立异了。。还是那句话,欢迎来喷。。
首先是领兵作战上,这个不必解释了吧,在军事上,都实现了以弱胜强,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然后是人格上,同样是心狠手辣
再然后是文学上,都会写诗
最后是一个微妙的关联,毛主席很喜欢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司马光所著,司马光是个典型的扬曹抑刘派,以前也听吧友说过,“毛主席都说,曹操冤,应该平反”
我对中间的两点,也就是人格上与文学上的相似展开来说说
人格上的心狠手辣:1曹操快刀斩吕伯奢一家,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在争论,曹操杀人之后说了什么话。但不管是强烈拥曹的魏书也好,三国志也好,演义也好等等,都不否认这件事的存在。抛开曹操杀人到底是冷笑着,还是怆然的争论。但说曹操的这次行动,真可谓是赶尽杀绝,一个不留,yy一下,曹操如果真的觉得磨刀霍霍是为害他,完全可以越窗而逃,就算跑不掉,可以冲出去拔剑质问,或者把刀架在一个人的脖子上,问清楚。。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做太妇人之仁了,欣赏的就是曹操这份魄力与霸气;也会有人说,曹操当时早通缉,人在高度恐惧之下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好,我不与这两点做什么周旋,只要这件事是事实就好,继续说
2曹操杀许攸,先说说我的一个观点:我认为,所谓的为曹操正名,大可不必,因为三国演义塑造的曹操就挺真实的,只是在一些事情上添油加醋而已,这个不展开说了。就拿许攸来说,新三国的所谓“给曹操正名”,硬是说许褚杀了许攸,然后曹操大怒之下要判许褚死罪,好家伙,闹得天翻地覆的,可笑之极。。许攸的死,原因很简单,就是许攸的傲慢,让曹操看了不顺眼,一声令下,吭哧一刀就把人宰了。。许攸和曹操是发小啊,这层关系,在一块聊天说话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个跨越君臣之礼的言行。仅仅因为这个,就把人杀了,不是贬官,不是坐牢,而是直接处以极刑。。哎。。因为曹操好面子嘛。。反正许攸也没有利用价值了,魏武帝也是明理之人,是深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道
3再来说说荀彧,一生跟着曹操,出谋划策,忠心耿耿,只因为一个“政见不和”,在没有任何“反”的行动,甚至言论都不充足的情况下,便将其赐死。。还有杨修,孔融,崔琰,娄圭,刘馥(他就是三国演义中师勖的原型,师勖),等等等等,都被曹操吭哧吭哧吭哧吭哧宰了。他们所“犯”之事连罪都谈不上便一命呜呼。有人会说,你举的这都是“个别”例子,你瞅瞅,那陈琳一纸檄文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不都没事吗。。曹操俘获陈琳,那是在大胜袁绍之时,好比各朝帝王打下江山之后的大赦天下,简单的说,“你对了世界就对了”,人在心情好的时候,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宽容对待,在心情极好之时饶恕陈琳,就再正常不过了,再看看他杀杨修,就是在他吃了败仗,心情不好之时,拿个人头来玩玩,解解闷。。
有人会说,这就是奸雄的可爱之处啊,就是欣赏他这果断,魄力。。好,如果真的持此观点我无话可说。。关于这点,毛主席与之非常类似,前脚说“谁敢横刀立马,看我彭大将军”后脚就把人整死了,还有刘,贺龙等等等等,看谁不顺眼,谁就甭想有好下场
4曹操对待结发妻丁夫人;长子曹昂死后,丁夫人“哭泣无节”,被曹操赶出去了,就因为人家多哭了两声你就烦了??想想易中天对魏书之中曹操接丁夫人回家一段大肆渲染,令无数少女为曹操而倾倒。。易中天始终反对类似演义中的情景yy,而对高度用户魏武的魏书,易中天毫不顾忌,沉浸在此yy之中,生怕有人不感动。
关于两位的心狠手辣,就说这些吧。再说说两人的文学,巧了,两人都爱写诗。可能本人的鉴赏能力有限,对两位的诗都不甚欣赏。陈建斌在一个访谈的节目里说道自己因为曹操的短歌行就爱上了曹操。。我总觉得这诗很空洞,言之无物。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倒是还可以,不过这诗很可能是胡乔木写的,被毛稍微修改变成自己的。我喜欢杜甫的诗,我不怕招人笑柄,我知道,欣赏杜甫的诗常被人看作迂腐,但我就是喜欢,“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我能被那种气势感染,仿佛杜甫的灵魂就附在这首诗中一样(哈哈,扯远了)
第二点,我想说说关于曹刘二人,看到几乎每个吧友都是“永远追随曹孟德,誓死追杀刘玄德”我很想说几句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三国人们就总拿曹操和诸葛亮的对比说事,有啥可比性?再说,诸葛亮是个被神化的人物,实际没有什么盖世之功,为人臣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罢了。为什么一世英雄玄德公,被后世贬为窝囊废呢??不解!!
首先说,刘备卖草鞋的出身,能够在群雄并起的时代立足,便已难能可贵。很多人说什么曹操出身不好,我脑子里一串问号,曹操出身宦官之家,有人人为既然是“太监之后”,这名多不好听啊,出身多不好啊,是吧。。我列个去,东汉末年正是宦官当道之时,能“养儿子”的太监也是手握重权之人,这叫出身不好??别忘了曹操儿时和袁绍一起玩耍,这正是两家的门当户对,凭什么袁绍那四世三公八面威风,到曹操这就改词了??
玄德公在因为出身不好,平定黄巾后只落得安喜县尉,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理,做到上下欢喜,左右公平,而且不畏强权,不为五斗米折腰,虽然刘备后来成为领袖,但始终宽仁待民,严谨持政,初入西川,便使吏治肃然;再次,刘备深知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始终以人为本,逃出新野时,十几万百姓尾随而去,这本身已是在精神上对曹操的一个大胜仗,难得的是刘备即使在自己濒临极度危险的时候,都决不抛弃百姓;所到之处,百姓皆夹道欢迎,而曹操却无论如何抹不去屠城这一污点。
有人说刘备这窝囊废,就会跑,想想玄德与刘景升夜谈之时,玄德酒后失言,说自己只是苦于没有根据地,倘若有一己之势力,天下碌碌之辈何足挂齿!他没有痴人说梦,果不其然,在有了荆州后便入主西川,有了西川,可以和曹操面对面的较量一下,曹操在汉中一带的战事也是连吃败仗,要知道当时的势力对比,曹操还是很占优势。
三国志说“先主善用兵”,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第一部,可见这一战役之名何等响亮,这一仗,被戏说成是黄忠的战功,而实际上,这就是刘备领兵得胜的
都说无毒不丈夫,心狠手辣方能在乱世立足,这定律到玄德公这里却不适用了,刘备一生宅心仁厚,不仅是对百姓,对待属下同样如此,从未听说过吭哧一刀杀谁解闷。就连黄权叛变,玄德公也是一句“孤负权,非权负我”,并未效仿汉武帝,处决黄权的家人。也正是靠着这种人格魅力,曹操进攻荆州之时,荆州士子如云一般追随刘备。刘表治下的荆州,不仅相对太平繁荣,而且由于刘表本人为清流的缘故,吸纳了大量的名士,而因刘表志大才疏,这些人大多暗恋刘备,即便是刘表本人,也对刘备推心置腹。
“誓死追杀刘玄德”的吧友们,都是按着玄德几件事不放,说“三英战吕布”要不是他非要露个脸,说不定关张早打赢了,三英战吕布是罗贯中yy的,谢谢。。还说什么刘备摔孩子,太假了,这些事值得摁住不放吗?假?嗯,曹操真,说着就变脸,吭哧一刀就宰人。。还说刘备败逃之时抛妻弃子,没人性,兵荒马乱,妻儿走散实属无奈,曹操在宛城张绣叛变之时,不也是跑丢了儿子,害曹昂被杀吗?事后曹操大哭说我丢了儿子不可惜,死了大将典韦我哭啊。。你不哭算了,丁夫人为了曹昂哭,多哭了两声,算替你哭吧,你还把人哄回娘家去了,无情无义的曹操弃儿子没人提,到玄德公这里便是按着不放。。天理何在??
最后说说刘备为关羽攻吴吧,有人说此事足见刘备是糊涂虫,演义说的挺热闹,75万大军压境,一把火付之一炬。实际蜀国哪有那么强,刘备这边四万人,陆逊领兵五万,两边就是意思意思就完了,事后双方也各有让步,没什么值得批驳之处。再说此事也足见刘备之重情重义,换成是那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曹操,怕是倒头就睡,跟没事一样
总的来说,玄德公能从一介草根终成鼎力之一足,还能怀揣着这颗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心实在是难能可贵,想想高祖刘邦,魏武帝,朱元璋等等哪一个不是靠心狠手辣而登上帝位的?跟着曹操混的人,大多是看到曹操的心狠手辣,果断魄力能立足于乱世,在他手下可以加官进爵,也正因如此,曹操劝不动关羽,关羽对什么汉寿亭侯,金银财宝都不感兴趣,他活着是为了情义二字,那个刘备有啥啊?不过一个灌水猪肉的汉室宗亲名号,可关羽重情重义,臣服于玄德公的人格
曹刘,我还是说刘曹吧,同是一世之英雄,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使得人们对两位看法不一,我只希望,能看到两种拥刘拥曹两种力量的平衡,而不是杯具的一边倒,这才是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