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从“隆中对”看战略执行的重要性

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谓千古名篇。刘备在北方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无法立足。不得已,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经过徐庶的推荐,他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在这次隆中会晤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大势,提出了以下几个思路:

一、东联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二、占据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三、占据益州,“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四、荆州、益州出兵以争天下,“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此,“隆中对”成为蜀汉集团的战略纲领。而刘备集团也在隆中对的指导下,东联孙权,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赢得了喘息之机。又占据荆州南边四郡,后又从东吴手中“借”得南郡,从而有了立足之地。西取益州后,又和曹操在争取汉中的战役中取胜。

此时,刘备集团已经完成了隆中对的第二、第三步,剩下的最后一步,就是从荆、益出兵,取得天下了。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三国志。关羽传》

关羽“假节钺”,拉开了由荆州方面向曹魏进攻的序幕。

“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关羽传》

关羽的北方攻势,先是大胜,有水淹七军之威,又降服的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

而北方此时什么局势呢?不满曹操的人争相起义,“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想迁都以避关羽的锋锐。

可惜,好景不长。曹操集团看出了孙权和关羽的矛盾,暗结孙权。而吕蒙袭取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关羽身死,而荆州丢失,而又引发了后来的刘备伐吴,两弱相争,一强得利。关羽的败亡,不仅使得隆中对的最后一步成为泡影,还敲响了蜀汉灭亡的第一声丧钟!

关羽之败,原因在于其陷于两线作战的态势,而关羽本人并没有察觉。

而今人分析关羽的败亡,往往把责任推向“隆中对”,认为隆中对有本质的缺陷。他们认为,孙、刘两家都对荆州有必得之心,从而两家在荆州问题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诸葛亮,及其“隆中对”,应该为关羽的败亡负责。

那么,事实是如此吗?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战略,以及战略执行的关系呢?

在“隆中对”提出的约四百年前,张良在彭城之败后为刘邦提出下邑之谋。

“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提出,要英布、彭越、韩信三人独当一面的战略。而韩信在破魏后,又进一步完善了张良的思路,提出大迂回包围项羽方的战略预想,“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彭英卢吴传》)

“隆中对”和“下邑之谋”,都是在对天下大势、敌我实力对比分析后,所提出的良谋。但是,这个战略预想,在实现之前,只能称为“纸上谈兵”。

一个好的战略,是否一定可以实现?如果最终实现此战略,那么,此战略就是好的?如果不能实现此战略,这个战略一定有其缺陷?如果是这种思路,是否有以果推因之嫌?

我们往往忽略了,好的战略重要,而战略的执行力同样重要。

韩信北方战线的开辟,从汉二年八月的破魏之战,到汉四年十一月的潍水之战,在一年零四个月中(汉历以十月为岁首),对北方战场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开始的战略预想。

其中,韩信的战略执行力非常重要。试想,如果没有韩信,换当时的任何另外一个将领,也不可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开辟北方战场,取得对项羽的战略大包围。

这也是萧何推荐韩信的真意,“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让我们回到“隆中对”。那么,孙刘两家是否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孙权是否对荆州志在必得?两家有没有合作的基础?

其实,东吴内部一直有着路线之争。以周瑜、吕蒙为代表的“二分策”,即占据长江以南,和曹操南北对峙。“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

而以鲁肃为代表的联刘派,是东吴内部最能体会“隆中对”真意的人。隆中对提出了两弱联合,进攻一强的方针。只有这样,才可能求存,求发展。如果两弱相争,那么,只能彼此互相消弱,弱者愈弱,强者愈强。所以,联刘派将眼光放在了豫州、徐州。如果打开了豫州、徐州,那么,就为东吴的北方攻略打开了缺口。如建安二十年的孙权进攻合肥;后来蜀汉的北伐,东吴几次配合进攻合肥,就是豫徐战略的体现。

要理解为何“隆中对”不是悖论,就必须理解东吴的路线之争。孙权其实就是机会主义者,没有什么固定的战略,所以,关羽的强硬僵化政策只能使孙权向周瑜、吕蒙的二分策倾斜。

让我们看看关羽在执行“隆中对”的失误。关羽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一向“刚而自矜”。在诸葛亮入川后,成为荆州的最高统帅。而刘备“假节钺”后,更有了征伐之权。

可是,关羽一向对东吴采用强硬外交政策,违背了诸葛亮“联吴”的方针。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三国志。关羽传》

“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

关羽据婚在前,而为了解决俘虏的口粮问题,“擅取湘关米”。这样的政策,只能让孙权心生疑虑,向周瑜、吕蒙的二分策倾斜。

其实,孙权能把把南郡(荆州治所)借给刘备,就说明了孙权不是二分策的拥护者。

有人说周瑜在时,没有借南郡,没错。但即使是二分策的周瑜,仍然“分南岸地以给备”。

“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

但周瑜死后,情况就不同了。

“周瑜卒,代领南郡太守。权分荆州与刘备,普复还领江夏”

“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从权借荆州数郡。”

这更说明了东吴内部的路线之争。如果东吴对荆州这么志在必得,这么忌惮刘备在上游,就根本不会把荆州借给刘备。

具体来说,刘备委之“假节钺”后,关羽成为独当一面的荆州统帅。关羽的执行力的欠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羽没有做好“联吴”的外交的工作。“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作为一个统帅,就必须考虑外交的工作,尤其是“隆中对”明确提出的“联吴”方针。

二、关羽缺乏对整体北伐战役的把握。在和东吴外交僵化的情况下,关羽决定北伐(没有史料说刘备让其北伐)。关羽被“假节钺”,有了征伐之权,他可以独立决定北伐的时机和度。

水淹七军后,北伐已经给曹魏很大的震动了。作为一个统帅,关做出如下的错误判断:

(一)关羽会很快地攻下襄阳。

(二)即使关羽对东吴挑衅,东吴也不敢出兵;或者,即使出兵,自己也不怕。

关羽做出了抽调荆州兵北上攻襄阳的决策,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这是对整体战局的把握(有无二线作战的问题)。其实,即使关羽已经和孙吴交恶,只要他掌握这个“度”,从襄阳撤退,那么,他仍然不会失去荆州,以后刘备集团仍然可以用外交手段和孙吴交好。

所以,关羽的战略执行力的欠缺,直接导致了自己的败亡与荆州的失陷,并间接引发了两弱相争,强者愈强的夷陵之战。

从此,“隆中对”的最后一步,终成画饼。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