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电视剧中铁帽子王和世袭罔替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特别是有关清朝的电视剧中听到“铁帽子王”和“世袭罔替”这两个词,这两个词经常用在皇帝赐给皇室成员的诏书或者口谕中,感觉好像是莫大的恩赐。那“铁帽子王”和“世袭罔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体现的是哪种制度?听笔者娓娓道来。

一般而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儿子(除了继承皇位的太子之外)和兄弟往往被封为王爵,是中国古代最高的爵位。但被封为王爵的这个王爷死后,他的王爵能不能被他的儿子完全继承就要分两种情况了。一种是这位王爷的儿子(一般是嫡长子)仍然继承王的爵位,一种是他的儿子只能继承降一等的爵位。前者如唐朝、明朝的王爵继承,后者就如宋朝和清朝的王爵继承。

比如明朝,有宗室被封为王,那这位王的嫡长子就可以继承这个王爵,而不用降等,只要这个血系的王位没有被剥夺,那就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代代封王。这种情况就叫世袭罔替,“罔”就是否定的意思,“替”就是更替、改变之意,世袭罔替就是指爵位的等级不随世袭而更替(不降等)。

但清朝并没有完全继承明朝的这个制度。在清朝,皇室的男性爵位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等十二等,一般情况下每个爵位在由子孙继承的时候会降等。比如如果一个皇子是亲王爵位,到他的儿子继承的时候就变成郡王的爵位了,到他孙子再继承只能是贝勒的爵位。但爵位降级也不是完全降到最低等级,而是降若干次后就不再递降,如亲王的爵位最多降至镇国公就不再降了,郡王的爵位最多降到辅国公就不再降,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

上述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爵位的继承降等,但一些立下卓绝功勋和受到皇帝特别恩赐和照顾的皇室宗亲可以享受到子孙继承爵位不降等的特权,也就是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这些宗室的王爵因为不被降等,是很牢固的,所以俗称为“铁帽子王”。

整个清朝的“铁帽子王”一共12家,其中因在开国之初立下战功而受封的8家,在清朝中后期有稳固江山之功而受封的有4家。前8家分别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后4家为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其中多尔衮、允祥(雍正皇帝的铁杆十三弟)、奕訢(办洋务运动的)这三位很多读者也是比较熟悉的。

需要指出的是,“铁帽子王”虽然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实际上也不是“铁”到坚不可摧,因为王爵可以世袭罔替,但戴“铁帽子”的人是可以随时更换的。如第二代礼亲王满达海因为多占多尔衮家财物,被严厉追论,其墓碑被推倒,爵位降为贝勒,亲王之封被削夺,转给代善的另外一个孙子杰书。崇德八年,第二代克勤郡王罗洛宏因为嗜酒妄议,及在皇帝宸妃丧期内搞丝竹娱乐活动,被削爵等等。一句话,王爵的铁不铁完全看当时的皇帝,皇帝说你铁你就铁,皇帝想你不铁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