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清朝皇帝一句话,让我忍不住点了十二个赞

古代想做官,方法可不少。

读书科举,是最常见最正式的。所以称为正途。

不过,也有旁门左道。

那就是捐官。

说白了,就是买。钱给了谁呢?朝廷,皇帝。

捐官一事,据说是汉武帝时就开始了。雄才大略的刘彻,要跟匈奴拼杀开疆拓土,就要军费;打仗会死人,就要发抚恤金。这开支,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真可谓是战端一开,真金白银,就要不断往里填啊。此刻那些主战的官员们,未必会大方到把自己家里的钱捐给皇帝以及他所代表的国家。

钱没了,怎么办?捐官呗。

果然有用,官帽卖出一个,大把银子往里揣,一本万利,根本就停不下来。

于是,几千年间,捐官成了传统。

只不过,捐到厚颜无耻的,也只有清朝了。

什么叫厚颜无耻呢?

原来,在清朝,捐官这种不怎么能拿上台面的事,与科举,竟然成了并列的两大官员来源。

想象一下,那些读书读得好的,十年寒窗,五关六将,终于金榜题名,做了好多年官,还在知县一级打混。睁眼一看,咦,那不是我那同学吗?读书是个死板,连名字都写不全,家里却有钱,他怎么成我上司做了知府啦?原来,是他爸出钱捐的……

道光二十九年(1849)五十岁的四川按察使张集馨升任贵州布政使,进京面圣谢恩。道光皇帝召见他时,两人有一段关于捐官的对话——

皇帝:爱卿啊,在我大清,登仕籍者只有四样,满、汉、科甲、捐班。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捐班了。他们素来不读书,将本求利,廉之一字,诚有难言。爱卿啊,我既说捐班不好,为何还要允许开捐呢?

(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只要四十三两二钱,还给“发票”)

说到此处,道光皇帝一手拍在大腿上,叹息道——还不是因为没钱,经费无所出吗?这些捐官的,入了候补的序列,轮到他时,我虽然很不愿,但又不能不让他去,否则“岂不是骗人么?”

从道光皇帝这话,我们能听出几层意思。捐官确实是清朝的一大财政来源,但最高层,是知道这些人的目的,无非为了发财,因此,无法保证廉洁。但既让他们来了,既然开了这个口子,又不能骗他们啊——好高尚的清朝皇帝,卖起职位来,是童叟无欺啊!诚信得很——不管如何,就冲道光皇帝这一句,得点他十二个赞!

当然,他没搞懂的是,好像你大清朝,读书人出身的官员,就不爱财了?就很有廉耻了?就不草菅人命了?你清朝政权的组织形势摆在那里,就是个必烂之局。

皇上如此忧心,甚至有些自责,张集馨肯定得宽慰他:皇上,请您切莫有心理负担啊。捐官这事,古来就有,本朝康熙平定吴三桂等三藩时,就已开始了。皇上您不得已的苦衷,“海内臣工,无不深悉”,且皇上克勤克俭,允许捐官,是“为地方黎民计”,就是想减少百姓们的负担啊……否则,要给列强赔那么多钱,怎么赔得起?

道光皇帝苦笑一下,说你们这些大员,到了地方,若那捐官之人不称职,扰乱民间,你们尽管奏来,该处分的,全处分。

张集馨说,皇上,我到任之后,必定会善加察访,“如捐纳人员实在下不去者”,我定与督、抚商量后奏明圣上,绝不因为他们是自己的下属就姑息……

……两人对话结束,清朝的捐官,则是愈演愈烈了。之后内忧外患不断,只要有人送钱来,哪管你是违反大清律例的强盗还是突破道德底线的扒灰公呢?

欢迎关注 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