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乾隆皇帝八十三岁的时候,有一天在避暑山庄养神,忽然听到禀报,遥远的英吉利派来了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作为特使,已经到了澳门,请求向大清国皇帝拜寿并且进贡。乾隆听完非常高兴,听说过法兰西,意大利,但没听过英吉利。远夷很明事理,主动低头纳贡,同意召见。实际上,马戛尔尼此次率领庞大的团队,船上装满了英国工业革命先进成果,为了中英通商而来。为了天朝上国的面子,同时为了讨好乾隆,负责禀报的两广总督“误会”了马嘎尔尼的本意,欺骗乾隆是朝圣和进贡,丝毫不透露英国特使的真正目的。包括马噶尔尼本人也被蒙在鼓里。后来事情败露,马戛尔尼吃了闭门羹,不得不返回英国。英国特使马戛尔尼
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工业革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时,清朝还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只开放广州一个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对西方列国毫不熟悉。在接受西方事物上,乾隆皇帝和康熙、雍正二位差的很远。康熙喜欢研究西方数学,每天都会与外教探讨习题,水平很高。另外为了和外国打交道时占据主动,在国内设立“内阁俄罗斯文馆”专门教习八旗子弟学习俄文,因为康熙亲率大军曾与俄国军队在尼布楚交战过,深知俄文的重要性。到了雍正时期,不仅有俄文馆,而且增加了专门学习拉丁文的西洋馆。有了学习场所,但教学不得法。林则徐曾回忆自学英语时主要靠死记硬背字典,将英语发音用汉字标出,这样的口语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不明白,闹了不少笑话。例如将china,标记为柴诺等。与外国人谈判时,翻译的工作啼笑皆非。例如清朝大臣认为外国人办事不靠谱,骂了句粗口你他妈的实在不像话。但翻译不能直接翻,外国人还一直问翻译,他在说什么?看起来很不开心的样子。翻译忙说,大人在问候你的母亲,不要有什么担心。想象当时的场景,是不是很搞笑? 清英双方在讨论英使臣觐见乾隆的礼仪
还是说回马戛尔尼,这位老兄终于盼来了与乾隆见面的这一天。乾隆宣他觐见时,他只是站着说话。乾隆一看,弱国进贡,理应行大礼,贡使见到天子为何不跪?马戛尔尼不明白为何要跪,说我们大英帝国见女王最多单腿跪地行礼,磕头山呼万岁万万不可,乾隆皇帝很不开心,甩袖走了。翻译和马戛尔尼说,大清皇帝乃九五之尊,尔等必须按照大清律例行叩拜大礼,否则免谈。马戛尔尼表示,我是代表大英女王来到这里是与贵国皇帝谈判通商之事,双方地位应为平等,下跪简直是侮辱我大英帝国,决不答应。双方你来我往,最后互相让步。再次禀报乾隆请求觐见,和乾隆解释,英吉利特使还不习惯我天朝礼仪,需要慢慢调理,皇上天恩浩荡,就别多追究了,乾隆同意了不再让他行跪礼。
马戛尔尼见到了乾隆提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进行通商,要求开放沿海口岸方便贸易,降低进口英国货物关税,并且安排英国使节常驻中国,允许英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等等。乾隆皇帝对这些要求闻所未闻,直接拒绝。大清国物资丰盈,无所不有,看在你进贡的面子上,朕可以赏赐你们一些天朝珍宝,赶紧回去,蛮夷小国果真还未开化,礼仪不懂,毛病多多。若是再生事端,杀无赦。马戛尔尼像挨了一记闷棍,悻悻离去。
不过他此行中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历史。实际上马戛尔尼生活的欧洲盛行中国热,他从小一直向往中国的强大富饶,冷冰冰的现实让他重新思考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从南到北,一路考察,发觉这个富裕强大的国度只是驴粪球表面光。大英帝国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先进时代,而清朝盲目自大拒绝接受先进技术和理念,越来越像野蛮人,总有一天,清朝必将自受其害。马戛尔尼一行回到国内撰写了大量的出访清朝回忆材料,成为欧洲了解清朝的重要窗口。马戛尔尼使团中有人用画笔记录下乾隆时代的社会景象
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仍然沉迷在世界第一强国的美梦之中,必须用武力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今天我们再思考他的这个结论,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东西方的历史。中国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最好机会,假若能够主动吸取西方先进技术,怎么会出现落后就会挨打的局面?傲慢自大的乾隆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之后,英国的战船来到了中国,用大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他的孙子辈道光皇帝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不仅答应了比马嘎尔尼当初提的过分无数倍要求,而且颜面尽失,彻底的“跪”在了人家的面前,为当初的傲慢与偏见买了单,惨痛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