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陵王陵可怕的反盗墓设计
作者 倪方六
上文说了民国时,一位县长辽代帝王陵的事,而帝王陵在建筑之初,一般都是考虑到未来盗墓问题的,所以,在反盗设计上有充分的预案。
这篇文章,就来聊聊位处北方的辽代皇帝陵墓的反盗墓设计,及两大怪异、特殊的葬俗,其的尸体防腐败手段令人吃惊。
图:辽帝陵上的盗洞,已挖及墓砖墙,砖上看到有精美彩色纹饰
⊙相当可怕的反盗墓手段
辽圣宗死后,因为陵墓还没有完全修好,“ (梓宫)殡于永安山太平殿”。1031年(辽景福元年)9月,继位的大儿子耶律宗真(辽兴宗)亲自视察永庆陵的修建,11月,又将永安山易名为“庆云山”,太平殿易名为“望仙殿”。
辽圣宗的父亲辽景宗耶律贤葬乾陵,其陵址位于今辽宁省北宁市北镇古城西。圣宗为何没有随父亲葬在一处?据说这是圣宗自己相中了庆云山这块风水宝地,所以死后和父皇分了开来。
《辽史·地理志》记载:“庆云山,本黑岭也。圣宗驻跸,爱羡曰:‘吾万岁后,当葬此。’”辽兴宗尊圣宗遗命,遂在此建了陵,名号“永庆”。后来,兴宗本人及继其位的道宗耶律洪基,也都葬在这一带,统称“庆陵”(《民国盗墓史·内幕卷》另章详述)。
图:辽帝陵指路石
永庆陵早在金代就已被金人盗毁,地上建筑残缺不存,其后历代都不断有盗墓贼光顾。由于屡经盗掘,陵内随葬的物品几乎被劫掠一空,但“县长某”还是盗出了不少宝物。
“县长某”在民国二年发现了永庆陵后,于民国三年,即1914年进行了秘密发掘。现在推测,“县长某”当时应该找了不少民工,不然他一人也盗不了。当然,民工应该是他信得过的人。
挖开后发现,永庆陵的墓道特别长,“陵内隧道,统以方尺许柏木构成,逶迤四五里,始达墓门”,可见并不好盗,很费劲。
图:辽帝陵上的盗洞,已挖及墓砖墙,盗墓者选取的方向相当准
这个说法是可信的,永庆陵确实不好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庆陵一带曾接连发生了多起盗墓案件。考古人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辽圣宗棺材的主室穹顶上有一个盗洞,直径50厘米,仅容一个瘦小的人通过。
考古人员顺着盗洞斜着爬行30多米,才爬到陵外的盗洞口,外面用树枝支成棚状做了伪装。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当地盗墓活动仍很猖狂。笔者在庆陵一带考察时,仍看到了不少新挖不久的现代盗坑、盗洞。
永庆陵的墓门全是石头砌筑的,十分坚固,就和天然山石一样。“县长某”应该是费了牛大的劲才打开墓门的。打开墓门后,“县长某”可能也不敢贸然进入,古代的帝王陵墓多设有机关,以射杀贸然进入的盗墓贼。辽圣宗的陵内是否有机关?有啊。
图:辽帝王考古后用沙子填埋考古坑,后又塌陷,形成一大天坑。笔者当年去考察时站在坑边便想:不要说有意设计的反盗“地河”,就是这大坑,如积满水,人一慎落后也难保不被淹死。
据刘振鹭所记,辽圣宗陵内反盗墓手段还不少,相当可怕。与秦始皇的陵墓一样,里面有“伏弩”;虽然没有水银做的“江河大海”,却设置了更为实用的反盗手段:“陷阱地河,以为防卫”。
特别是其“地河”,既深又宽,无法跨过,如果掉进去,非死即伤(河底应该设有利器)。重要的是,地河反盗墓永久有效,只要地下水不枯,就能猎杀——“淹死”盗墓贼,从这点来看,其反盗墓手段和思想胜于秦陵,比中原各朝帝王陵设计要高明!民国十九年,军阀汤玉麟再盗时(《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一书后面有述),也没有能跨过地河,而是绕过此河,从后山进入地宫的。
图:辽皇族耶律宗政墓门入口,防止盗墓,墓门入口一般不容易找到
在建筑材料上,辽帝陵也非常注重防盗,陵上填土采用黄黏土夹石灰和粗沙,用糯米浆做黏合剂,经充分搅拌后层层夯实,十分坚固。即便用尖镐刨,也不过是一个白点,坚固程度不亚于现代常用的水泥,再加上厚达5米的青砖主体建筑,可谓固若金汤,一般人想盗也没有能力。
⊙契丹人怪异的葬俗
但是,再坚固也难不住盗墓者,“县长某”成功地进入了后室。后室是放置辽圣宗和其两位皇后尸身的地方,也是随葬宝物最多的地方。盗墓盗到这里,才算成功了。眼前所见令“县长某”吃惊——
“其中遗骸,男女都有,男骸衣甲袍服,殆皆殉葬欤。比诸骸骨,有委于地面者,有陈于石床者,更有铜丝,罩护其全体者。石床上,每一骸骨头上,石壁间各悬一古铜镜。铜磁杂器,置于床前,此外有石刻哀册碑志等二十余方,碑志中契丹文字四五方(数未能详),哀册四角,各垫大康通宝、清宁通宝等银大钱一枚,志石四面及刻神王云龙各花纹,且有包金者,中横石案,陈列祭器,雕镂精工,非近代所能及。自此再进数十丈,复有地河界断内外,水深浪涌,莫得飞渡。大约由彼岸再进,即为寝宫也。”
图:图:辽代着网衣下葬(复原,竖看),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图:辽代着网衣下葬(复原,横看),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上文是《辽代庆陵被掘记略》一文中所记,如果所记完全属实的话,可以证明,早期金人盗掘辽陵时破坏并不狠绝,不然不会剩下这么多随葬品。
文中透露出的葬俗值得注意。史料上记载,契丹人死后有戴“面具”、着“网衣”下葬的古怪习俗,以前一直没有人见过,但在这次盗墓中得到了证实。“县长某”在永庆陵见到了:“更有铜丝,罩护其全体者。”
契丹人与汉人一样重厚葬。有条件的贵族下葬时都穿上特别讲究的葬服,秦汉时汉贵族喜欢着“玉衣”,契丹人则戴面罩,身盖金属织成的“网衣”。
图:现代时尚女性中间,流行着网衣,“网衣”已成现代时代概念
“网衣”一般用铜丝织成。为什么契丹人要穿“网衣”下葬?一说是宗教原因,契丹人信奉萨满教,“网衣”可能是一种法器,据说穿了网衣后,灵魂被罩住了,不会逃走,可顺利升入极乐世界;二说是便于保持尸体形态,契丹人死后停尸时间较长,尸体极容易腐烂,罩以面具、穿上“网衣”,尸身便不至于散架或变形。
辽代防止尸体不腐怪招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着“网衣”可能是出于尸体防腐的需要。
契丹人对尸体很看重,还发明了一套保尸方法,皇帝死后被处理过的尸体叫“帝羓”,现代学者戏称之为“东方木乃伊”。这种保尸手段与现在民间“腌咸鱼”方法极为相似。有明确记载使用此法,被“腌咸鱼”的,是辽代第二位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
宋人文惟简《虏廷事实》中记载如下:
“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采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
图:考古发现的辽代不腐女尸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铜元素被尸身吸收后形成的化合物磷酸铜,具有轻微的杀菌防腐作用,硫酸铜则可以促使皮肤皮革化。1981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豪欠营6号墓内发掘出了一具女尸,脸上盖着镏金铜面具,全身穿着铜丝网衣。分析后认为,其尸体不腐,与含有磷酸铜、硫酸铜这些铜化物有关。
这种古怪的葬俗,现代考古工作者后来在对内蒙古和辽宁两省区的辽墓考古中,不时有发现。在1976年发掘的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18号辽墓中,便看到了女尸全身裹覆铜丝,唯独缺少头套。根据此墓已被盗的情况推测,头套可能与随葬品一起被盗了。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nifang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