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万历皇帝为何要清算张居正?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张居正之被清算,固然有很多原因。比如,有人说张居正“时政苛猛”、“刚鸷”,“执事太严”,他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为原则,雷厉风行,刚正严酷,因而得罪了许多人。同朝的海瑞曾有评价,说其“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是有道理的。

也有人说,张居正曾为儿子谋前途,不惜科场作弊,据说其子张敬修和张懋修考进士的策论,都是枪手代笔的。另外,张居正还纵容家奴游七,捐钱买官,谋官得势,“势倾中外”。不过,这些事情,不得其详。再说了,即便有之,也不足以有此下场的。

因此,清算张居正,最主要的策动者,就是万历神宗皇帝。张居正“当国”十年,正是神宗皇帝年幼之时。张居正是有“震主之威”的。其所揽之权,当然是神宗的大权,张居正效忠国事,独握大权,在神宗的心里,便是一种“蔑视主上”。

据说,神宗清算张居正,首先是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张居正是神宗皇帝的老师,从小,神宗就受到张居正的严格管束。实际上,神宗看到张居正是非常害怕,即使在他即位以后,做了皇帝,也从心底里惧怕张居正。当时,太监冯保受命照料神宗的生活,如果神宗不听话,冯保便会去报告慈圣太后,慈圣常说一句话,“要是张先生知道了,你怎么办?”可见,神宗皇帝惧怕张居正的程度。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其次,作为首辅之人,张居正却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皇帝的事情,他都是要管的。比如,万历七年,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以备光禄寺御膳之用,张居正居然上疏说,户部收支已经入不敷用,“目前支持已觉费力,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灾,疆场意外之变,何以给之?”他甚至要求神宗节省“一切无益之费”,其结果,不仅免除了十万两银子的开支,连宫中的上元节灯火、花灯费也被废止了。

此后,张居正还停止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连皇帝的御服费用都要省,等等。这种“锱株必较”的态度,尽管“节用爱民”、“以保国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神宗皇帝怎么会高兴呢?毕竟,朕即天下啊。

其三,张居正晚年权倾一时,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父亲去世,他可以不守孝,以丧服办公。这在当时,可说是不大敬的事情。但是,张居正不以为然,居然还廷杖、贬斥甚至流放反对其遵旨“夺情”之人。可是,一年之后,张居正又请假回原籍安葬父亲,一走三个月。张居正带随从和护卫还乡,地方大员郊迎郊送,送尽赆仪和奠金,江陵城更是倾城出动,葬礼空前盛大。其回京之时,皇帝和两宫太后,居然都要派员郊迎,其礼数,已不是所谓的恩宠概念了。皇帝嘴上不说,心里则是不悦的。

当然,神宗皇帝最受不了的,就是张居正晚年的干部任用,其升贬官员,多凭个人好恶,不例循旧制,甚至根本不征求皇上意见。这还了得?!

不过,张居正活着,神宗心底惧怕,阴影在胸,自然不敢有什么动作。张居正一死,神宗虽说还装模作样地大哭了一场,可是他很快就擦干眼泪,开始报复了。他积聚了十几年的不满和怨恨,突然爆发。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从张居正任用的干部开刀的。什么事儿解恨,他就怎么干。于是,张居正一家就入地狱了。

据说,张居正遭清算,整个万历一朝,鲜有人为此鸣冤的。仅有一个叫于慎行的大臣,曾给办案的邱橓写书一封,洋洋千言。其中有一段话,很是值得深思:“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其实,历史之遗、官场之中,这种事还少吗?“誉之者或过其实,毁之者或失其真”,政治这种事,大抵都是会玩过头的。

有意思的是,于慎行当年是张居正选定的帝师之一,却曾在“夺情”事件中得罪张居正而受到排挤。正是这个人,却敢担生命之虞,不计前嫌,公开站出来为张居正主持公道。此后,明朝又有两个皇帝,“渐进式”地替张居正平了反,这就是天启二年(1622)的明熹宗,以及崇祯三年(1630)的明思宗。而其时主张替张居正平反的大臣,比如,礼部侍郎罗喻义、左都御史邹元標等人,有的受过张居正的贬斥、甚至被张居正打断双腿终生残疾,但是他们都没有公报私仇,依其政治品格主持公道。这样的人,都是值得称道的。

张居正一家被清算了四个月。他的家产被没收。仅有其八十老母,据说获空宅一间,田千亩,以此体现“皇恩浩荡”,其被没入的财物,计110抬,全部运送进京。不过,实在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远远不及太监冯保家中查抄的财产。这一点,万历帝也是有点失望的。

本文选摘自《扒着门缝看历史》徐世平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迥异于常人的视角,聚焦四十几位历史上关注极高、争议性颇大的名臣、名将、名人,展示出他们不为人所知的另外一面,让读者领悟到超乎寻常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jzhpress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