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太平军的攻势凶猛,严重威胁到了天王朝的统治,而此时,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则是跟太平军势均力敌的一支军队,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可见一斑。当时他的部下和幕友都劝他另立新朝,他却拒绝了。究其原因,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小编今天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从曾国藩本身而言,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有强烈的政治意识与高尚的道德底蕴。所以他是不会凭借自己的得势而去抢夺皇位的。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家庭条件不尽如人意,由于皇家的皇朝重臣,选择能者居之,曾国藩成为了清末时期的一支核心力量。对于他本人而言,曾国藩虽有能力取而代之,但他绝不会那么做。在我们记忆中的历史改朝换代,几乎每个朝代都要经历一场生死的较量,而这其中百姓却是最大的受难者。曾国藩崇尚程朱理学,以仁爱之心和真诚之意待人,倘若他接受身边人的劝谏,那么势必又将迎来一场巨大的浩劫,那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具备谋权条件的曾国藩当时已是重病缠身,即使他打下了江山,估计到时坐拥天下的人也不是他,而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再者,如果动兵的话,也可能由于不得人心而被孤立。所以,无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条件,曾国藩都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现在我们不妨来回顾下当时众人给曾国藩呈上“谋反”信的情况细节。
咸丰皇帝突然离世,明显昭示着朝廷即将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曾国藩表现的态度则依然是作为臣子,就必须要有臣子的样子,所以他们依旧主张为皇帝披麻送终,胡林翼也闻声而来,尽了臣子的义务,之后,曾国藩款待了这位好友,同时两人也秉烛夜谈,并就当下的局势跟之后的走向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咸丰生前就排斥恭亲王的势力,特意委派顾命大臣去协助打理朝政。这样的话,一旦小皇帝即位,必然会形成三方(太后、顾命大臣、恭亲王)之间势均力敌的局面。而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也可能成为任何一方的攻击对象,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一条出路,到底应该投靠哪一方,才能求得安稳,成了曾国藩最头疼的事情。
就是这时,胡林翼掏出了准备已久的信件,上面有左宗棠和他本人对曾国藩之后道路的明示,当然,这个明示就是问鼎天下。从未敢这样想的曾国藩听后心里一阵发憷。他也清楚,只要自己一声令下,或许就可以扭转清王朝腐败的局面,那么中国的历史就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但是受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不会选择那么做。当时拥有强健的军事力量的势力可不止他这一方,虽然今天这信件表明那两人支持他造反,那李鸿章等人呢?会不会自己到最后成了众矢之的,以凄凉告终呢?这些都是他担忧的地方。
再者,湘军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是内部的不团结,外部的干扰,也会导致这支军队的土崩瓦解,若是真的造反了,湘军内部会同意吗?外部又如何去准确地判定是敌是友呢?一步走不好,对曾国藩来说都是个无法挽回的深渊。当然,这只是从曾国藩倘若造反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的。我们都知道,曾国藩不仅在各方面都有涉及,成就卓越,在为人交际以及后代在发展中自我修养方面的培养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渴望功成名就,名垂千史,但是“造反”这一步,他是万万不能走的。
就算最后能成功,他的名头里也就脱离不了造反这两字了,那么他最在意的名声也势必会大打折扣。他本人精通面相之术,什么人,走什么路,虽然曾国藩极度肯定自己的才能与抱负,但是蟒蛇与巨龙之间的差距,就是他跟皇位的差距。他很清楚,争夺皇位之事,不会是他的福气。这也就是他拒绝皇位的内心想法吧!
曾国藩从小就刻苦钻研,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有一番作为,所以从学术到做人、从自律到诫人,他都努力做到最好。当然,他做到了,他将儒家的仁义贯穿始终,又写了《家训》之书来教导家人。虽然他最终没有成为一代帝王,但是却是后世所学习的榜样,上至毛、蒋等一代名人,下至变革青年义士梁启超等人,无一不对其怀有一份敬意与尊重。
文|峰揽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