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为什么明朝皇帝风评不高:清朝统治者的贬低

尽管历史学家对明朝早有定论,认为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国祚276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而又比较有成效的封建王朝。有评论说,“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黄金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当为后世子孙所敬仰。”并非虚言妄言。

但明朝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推翻暴元统治,却皇帝无能、政治黑暗、官员腐败,最后在内忧(农民起义)外患(后金入侵)之下灭亡的封建帝国。尤其是对于明朝的皇帝,几乎没有一个名声好的:杀人如麻的洪武、灭人十族的永乐、蟋蟀皇帝宣德、兵败被俘的正统、热衷仙术的嘉靖、二十七年不上朝的万历、木匠皇帝天启、亡国之君崇祯等等,似乎他们每一个都可作为帝王治国执政的反面教材。

按说,明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南方统一北方而达到统一全国的帝国,是有其特殊功绩特殊地位的。假如以事实说话,明朝创造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正面第一: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万历中兴等,一个接一个,一派盛世景象;明朝疆域最大时东、南至海,北抵西拉木伦河、阴山,西包西藏、云南,东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及哈密,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南海诸岛,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使得中国势力范围达到顶峰时期;明朝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属于发达阶段,后世计当时朝廷税收,明朝的经济规模世界第一;文化科技一派欣欣向荣,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此,《三言两拍》也出现在此,长篇小说中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堪称一代巨著;郑和下西洋、万历援朝战争、明长城修建等举世瞩目……

在这许多令人称颂的业绩面前,为何人们仍旧把明朝皇帝看得是一名不文呢?其中原委错综复杂,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原因,更有误解与偏见。笔者斗胆提出些自己的未必正确准确的看法:

其一,正确看待明朝皇帝的所作所为,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

以现代人的哲学思维,对许多事情都能辩证地看待,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原则。对于帝王这个特殊的职业,要放在大环境、历史性、辩证地看待。譬如,昏君杨广尚闻其灭陈之功,宋徽宗赵佶也被承认其在书画界园林建筑界的地位;明君如汉武帝刘彻受累于晚年的巫蛊事件,唐太宗李世民的弑兄逼父也为许多人所不齿,但他们确实治国颇有功绩等。一般说,瑕不掩瑜,尚见其瑕,是明智的;瑕若掩瑜,不见其瑜,就片面了。显然,民间对明朝的帝王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不见其瑜,以至名声不好,是出现对明朝帝王评价不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理智分析明朝历史的评价点评,坚持公正的全面的态度对待。

历史本应实事求是记载人物事件,但史官立场与环境氛围不可能不影响对记载史料的公正度问题。我们知道,清朝为了维护满族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禁锢国民的思想,还和中国的流传了数千年儒家文化中的糟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了国人品格----奴性!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是以奴才自称,鲁迅先生笔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人形象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当他们心中有所不满时,只会怨天怨地,“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一般不会报怨制度,报怨政府,报怨帝王,更不用说去反抗。故许多史官在记载明朝史料时,不惟实只唯上,朝廷需要什么就写什么,无法准确反映历史真相。

加上清朝在大量删改销毁前朝政治经济文学成就、奴化国人思想的同时,还大兴文字狱,加大君主专制力度,造就了清朝治统与道统的高度统一,大臣就没有与帝王进行政治斗争的资本,再加之自己思想上本就认为自己就是封建帝王的奴才,所以不会也不敢去干涉皇权。处于这样一种环境,那里还有人敢于公正评价前朝帝王或事件?而后人则往往被这些支离破碎的历史记载所误导误解。

其三,科学探讨明朝人物的言行举止,坚持求真的务实的原则把握。

有人说;从“胡惟庸案”发生以后,朱元璋就废除了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丞相制,挑选一些人组成智囊团----所谓的内阁,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但永乐以后,由于一些原因,内阁成员的实际地位大大担高,内阁的实际权力变大。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内阁成员间也不例外,于是以各自为首的政治团体相互攻击!此时皇帝虽置身事外,但又注定不能隔岸观火,他必需做出选择,而政治是没有黑白的,只有血红!只能根据自身的帝王之术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分配做出决定,也必然会损害部分官员、人民的利益。以上似乎和其它王朝没有区别,但区别在于明朝的内阁制导致了这种政治失败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接受他们政治思想的官员进入内阁之后拔乱反正,底层官员和人民大众处于朝三暮四的政治风中,于是,昏君就产生了……这也是明朝奸臣特多的原因。

虽然这种评价有些过于武断,却并非没有道理。明朝从鼎盛走向没落直至灭亡,就是因为中后期的帝王在治国理念、统治手段、管理方式、用人政策、对外关系等方面远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所致。

在笔者看来,明朝所实行的制度也有些问题,它导致了治统与道统的高度分化。所谓治统即指控制社会的实际政治权力的传承;所谓道统即管理社会、指导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当时的帝王掌握治统,而臣子掌握道统。言官们因向皇帝进谏而受到惩罚,如被罚俸、梃仗(打板子)、收监、流放等,那是无尚光荣的事,民间舆论都站在他们这边,帝王是被同情;换句话说,皇帝是不能也不敢随便冤杀大臣的,而内阁大臣也仗着自己掌握道统,制约皇权,甚至还敢君命有所不受,最典型的是嘉靖年间的“大礼”之争,嘉靖帝却无可奈何。于是乎,必然出现一种副作用,皇帝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发挥,政府的权威得不到有效保障。当能为而无法为成为主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弊端,影响政令畅通落实。

其四,认真感悟明朝文化的传播影响,坚持整体的全局的舆论宣传。

前文提到,明朝是个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也是个取得巨大成就的年代。但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化的大力发展,还要看到其背后的历史趋势。经过上古的神话,先秦的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明初的拟话本之后,小说的发展终于在明朝中期达到巅峰----章回体小说,文学从此不再是骚人墨客的专利,开始走下神坛,迈入民间,大量的民间文学家由此产生。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不愧是此行列中的佼佼者。

由于在明朝,大量的文人秀才做官的概率很小。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能力去参与小说创作,因为相对而言,此时言路较为通畅,“文字狱”不是很严重,他们能够也敢于将自己对社会、对制度、对政府、对皇帝的不满或明或暗地带到了小说之中。当这些小说流传在瓮牖绳枢之户,钟鸣鼎食之家时,作者的不满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于是,昏君便在人们心目中又产生了。

其实,有些时候,文学作品反映的情况未必就是主流现状。据史料记载,明朝当时朝中虽然奸臣当道,但民间经济发展极为迅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也是在这个时候产生,民间生活并非水深火热。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而普遍被人们看好的清朝乾隆时代,当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可见,小说不是史实,不能尽信之。

特别是前一段时期,电视剧、电影对明朝历史的反映,不能说不好,起码不够准确完整。我们说,历史往往具有残酷性复杂性激烈性,远不是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所能表达清楚、刻画准确的。试想,以小说演义、稗官野史拍出来的历史剧,虽然看起来人物立场鲜明,形象刻画生动,但实质上很难表现真实的历史。毕竟,越是帝王昏庸,制度黑暗、官僚腐败的情节,越是成为电影、电视编剧们手中剧本的最好时代背景。像锦衣卫、太监、八股、冤案等现象,也不管是与非,不顾多与少,只要有看点有票房,仿佛都可以成明朝所特有事物,然后不断地被导演们反复创新和发展,最后付诸荧幕。这样一来,反映出来的明朝帝王,名声不坏,才奇怪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