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始置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司礼监素有“第一署”之称。
司礼监建立之初,权力被牢牢束缚在内廷
明朝建立之初,就开始设立内廷宦官机构,而随着宦官人数的不断扩充增加,这些管理机构也在经历不断的调整和增设。司礼监最早见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司礼监,掌宫廷礼仪,凡正旦、冬至等节,命妇朝贺等礼,则掌其班位仪注及纠察内官人员违犯礼法者”。可见,设立之初的司礼监只有两项职责,一是负责宫廷礼仪(包括命妇朝廷和上朝制度),二是负责纠察宦官人员的违反礼法事务。
而到了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对宦官机构作了第二次全面调整,司礼监的职权被更改为了“掌冠婚丧祭礼仪、制帛与御前勘合、赏赐笔墨书画、并长随当差内使等人出门马牌等事,及督光禄司供应诸筵宴之事。”也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御前勘合,内使人等出门马牌,赏赐笔墨书画,催督光禄司供应筵宴等四项事务。
明朝的宦官管理机构,统称“二十四衙门”,包括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而其中的司礼监,则是“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衙门,也是整个宦官系统中权势地位最高的一个衙门。
不过,明初司礼监地位虽高,但其职权仍牢牢被限制在内廷。朱元璋曾明令“内臣不得干予政事,犯者斩”,并敕诸司不得与内官监有文件章奏的往来。而为了防止其权力扩张,朱元璋甚至不允许太监宦官读书识字。
司礼监权力膨胀,源于明朝特殊的“票拟”制度
永乐、洪熙年间,皇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监管,虽然开始将宦官派到军事、政治等重要职位,使其权力得到了一定的扩张,但并未形成固定制度,且被重用的宦官并非全部来自于司礼监。直到宣宗时期,明宣宗于宣德元年(1425年)设立内书堂,命令翰林官专门教授小内使读书识字。对宦官的培养,为宦官插手朝政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司礼监权力急剧膨胀的关键事件,则源于明宣宗时期开创的“票拟”制度。
虽然明朝自永乐年间便已经建立了内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但当时的奏章仍然主要由皇帝一人批阅,批阅奏章可不是件简单的工作,不仅繁琐枯燥,且劳神费力,于是明宣宗开始令内阁杨士奇等人参与批阅,并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与奏章一起呈送皇帝,最后由皇帝御批。
票拟制度无疑极大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对于各种事项,皇帝不再需要查阅各种信息并进行详细思考,而只需要根据内阁提供的几点意见,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便可以了。这种票拟制度,虽然使得内阁有了更重的议政权,但这时的决策权仍然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明宣宗之后,由于继位的明英宗年仅八岁,而主政的太皇太后张氏又不能直接与内阁面议,于是便令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根据旨意进行批红,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司礼监太监开始曾为皇帝处理事务的最可靠助手。正统之后,皇帝除每日批阅数本奏章之外,其余大部分均交由司礼监进行处理,司礼监开始正式参与朝政,并为其的最终崛起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在正统之后,司礼监一方面将宦官各衙门的主要权力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例如镇守太监的调派、提督京营、掌管东厂等大权全部归于司礼监。另一方面,掌握批红权限的司礼监,已经成为了一个以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内廷内阁。到明武宗时候,司礼监太监“遂专掌机密,凡进御章奏及降敕批疏,无有不经其出纳者”,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內相。
同时,由于制度方面的原因,内阁一定程度上还要受制于司礼监,毕竟“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也就是说内阁虽然有制定意见的权力,但司礼监却掌握有一定的最终决策权。当然,明朝司礼监的权力虽大,但其权力毕竟依附于皇权,因而司礼监虽然能够压制外廷,可一旦失去皇权的支持,他们又极容易被瓦解。
明朝内阁首辅的权力大,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大?
内阁首辅代行的是相权,司礼监秉笔太监代行的是皇权。理论上说,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更大,因为皇权大于相权。但实际上,只要不是皇帝昏聩导致宦官坐大,一般都是内阁首辅的权力更大。因为宦官毕竟是宦官,是皇帝的奴才,而内阁首辅是正儿八经的国之重臣。当然,不排除像魏忠贤这样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手遮天的情况出现。但这毕竟不是常态。
要彻底分析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的权力问题,需要从内阁和司礼监这两个机构的设立原因入手。内阁出现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但它的根源,却在太祖朱元璋那里,因为是老朱废除了丞相嘛。丞相,是替皇帝干活的。上达天听,下系百官,称为百官之长。千百年来,它一直以各种名义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春秋时,丞相不叫丞相,叫做“相邦”。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了汉朝开国。因为汉高祖名讳刘邦,为了避讳,便把“相邦”改成了“相国”。我们常说的秦国相国吕不韦,其实不对,应该是秦国相邦吕不韦。可是,由于司马迁是汉朝人,他把吕不韦写成了相国,那他就只能是相国了。两汉结束后,“相国”又更名为“丞相”,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都做过丞相。
在民间,大家喜欢把丞相叫做宰相,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但是很遗憾,“宰相”从未作为一个正式的官名在历史上出现过,它只是百姓的一个通俗叫法。丞相的名号,一直延续到明朝开国。丞相既然替皇帝干活,就要分走皇帝的一部分权力,形成“相权”。刚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对此很不习惯。他大概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希望“皇权”完整无缺,不愿意被分走哪怕一丁点。
于是,他就搞了个轰轰烈烈的“胡惟庸案”,搞掉了丞相胡惟庸,顺便取消了“丞相”这个官位。没了丞相,这部分活儿谁来干呢?朱元璋说,我自己干。于是,朱元璋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没办法啊,一个人干俩人的活儿,自己选的嘛,跪着也得把活儿干完。
朱元璋是个工作狂,不代表他的儿孙们也是。比如明成祖朱棣就觉得这事儿太累人了。好在他聪明,就从各部抽调几位能干的尚书,给予其大学士的名号,然后让他们定期到自己身边值班,替自己干活。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内阁。但归根结底,内阁只是一个秘书机构。内阁首辅有权无名,干的都是丞相的活儿,却没有那个名分,所以只是代行相权。
内阁首辅代行相权的方式是“票拟”。也就是替皇帝起草文字。比如皇帝要颁行一条诏令,或者发布一条圣旨,都会事先把自己的意思告诉内阁,然后由内阁首辅带领阁员们起草文字。这些文字只是草稿,要送到皇帝手里用朱笔批示,是为“批红”。皇帝修改完毕,同意了,这些文字才会成为真正的圣旨、诏令。
批红,是决策权,是皇权的核心部分。皇帝本该把它牢牢地握在手里。但是很遗憾,有些皇帝觉得批红也很累。于是,司礼监批红太监应运而生。司礼监这个机构,其实在朱元璋时期就有。但那时候的司礼监,只是一个普通的内廷机构,负责管理太监的一些事情。直到明宣宗时期,司礼监出现了批红太监后,司礼监的地位就扶摇直上了,俨然与外朝的内阁分庭抗礼,人们称内阁首辅为外相,称司礼监秉笔太监为内相。获得了替皇帝批红的权力后,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在代行皇权了。
皇帝如果不昏庸,那么司礼监与内阁形成互相牵制的关系,外臣和宦官都翻不了天,皇帝高高在上,裁决一切。他不用干苦活儿累活儿,依然活得很滋润。这看起来聪明得很。但如果皇帝昏庸,那么司礼监与内阁就会互相倾轧,直至一方胜出。或者出现权阉,或者出现权相。不管哪种情况,皇权都会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