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冬至后106天的清明节和每年农历七月十四的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鬼节。那么另一个鬼节寒衣节,你们是否有所耳闻吗?寒衣节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称为“鬼头日”,后来也俗称为:“十月朝”,
“烧衣节”等。
寒衣节同样是被人们用来祭奠先人的日子。起源时间和朝代不详,但是最早记录在册的是周朝时期的《礼记.月令》,而且每年寒衣节日子是冬季的第一天,所以这个节日的到来也提醒了人们即将就要进入严冬,需要添置衣服保温防寒了!而这个节日也是因为民间百姓怕自己在阴间的亲人不够过冬的衣物,所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必须要祭奠先人,并给阴间亲人烧纸扎的衣物祭品。
而“寒衣节”的演变由来是历代君王带着国家里面的元老级圣人贤者到圣地去举行迎冬盛典,迎冬的典礼过后,皇帝就会下令封赏为国捐躯的先烈将士,并抚恤战死将领们的家属!这也是历史上记载初一“烧献”的由来,一般民间百姓会准备纸扎的冥衣鞋帽与供死者在阴间可以使用的纸钱!另外根据明朝的典籍所记载,如果亲人是刚刚去世不久,那么就属于“新鬼”,新鬼是不能穿彩色衣服的,所以一定不能在其坟前烧带有色彩的纸扎衣服制品,只能烧纯白色的冥服!
另外在“寒衣节”里还有一种叫“烧包袱”的习俗。顾名思义就是把要给先人的东西装进纸袋中,并写上先人的名字,里面可以是折叠的纸衣也可以是元宝纸钱,“烧包袱”的寓意就是把能在阴间使用的值钱财物捎去给祖宗先人们,让他们在阴间也能衣食无忧!另外在拜祭和焚烧祭品的时候,有些百姓还会在自己坟头边上另外划一个圆圈,以防有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闯入自家的坟地,将本来供奉给自己亲人的贡品抢走!还有一些是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祭品专门给那些无人拜祭的游魂野鬼的,民间百姓们认为祭祀做到位了,鬼魂便不会去抢夺自己亲人的祭品!
而一切供奉的纸扎祭都必须焚烧彻底,如果没有焚烧殆尽那么在阴间的亲人则无法在阴间使用这些物品。另外在汉族的民间,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妇女在“寒衣节”这天不能出门,有些地方则需要督促家中的儿女与丈夫在当天必须要试穿下棉袄,如果天气没有转凉也要为图吉利象征的穿一下!虽然“寒衣节”的本身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出我国古代的封建文化思想,但是从正面角度上来看,这个节日是对自己祖先亲人的缅怀,教导人们勿忘祖宗根本和显示人们对先人长辈的孝心表现。然而随着时代和历史的不断变迁,寒衣节也似乎不如从前那般正式,很多地方渐渐开始只过清明节和中元节这种比较大型的传统节日。只有在北方少数地区仍流传着“寒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