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为什么清朝的行刑地点会选在“菜市口”呢?

古时候,斩首示众的犯罪现场都是有固定的地点的。清朝之前,是在午门斩首,也就是在内城的西四牌楼;清朝之后,犯人都是在菜市口斩首示众的。菜市口是在京城安东门外。辽宋之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明朝时则演变为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叫“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天。菜市口名声大振是清政府将杀人的刑场转移到菜市口。

为什么清朝的行刑地点会选在“菜市口”呢?一是要避讳。京城内城(九门之内)大都是王公贵族的府第,在内城杀头这么不吉利的事显然不会得到同意。

二是要起杀鸡儆猴的作用。“刑人于市”是旧时统治者的法宝,意图用血淋淋的场景,来震慑“率土之滨”。菜市口处于四通八达之地,而且这一带会馆林立,商家云集,是明清两代京城重要的商业中心。因此在这要道人流集中的地方行刑,观者多,信息传播快,警示效果好,以达到杀鸡骇猴的效果,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权威。

三是除煞气。古人是十分相信鬼神的,也担心人会变成鬼回来找麻烦。因此在人口众多的菜市口行刑,人多阳气重,变成鬼也会被阳气所震慑,冲散魂魄,不敢报复。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清朝的行刑地点为什么会选在“菜市口”了。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