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电视剧中,地下党称呼自己人都会说“某某同志”,“同志”这个词是共产党员之间的称呼。但是“同志”这个词不是共产党成立后,才被使用。“同志”这个词很早就出现。
“同志”出自春秋时期,《国语晋书》记载:晋献公晚年,受骊姬迷惑,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外出逃难。夷吾逃至秦,后来返晋作了国君,留下子太子圉做人质,太子圉娶秦穆公之女为妻,在秦晋交恶之时,只身回国,秦穆公把重耳从楚国接回来,又把女儿嫁给他。重耳欲辞,司空季子则劝他结亲,并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司空季子在这里所说的“同志”,意思是情趣相同。
东汉时,郑玄明确地说,同志就是朋。《后汉书 刘陶传》说得更加明确,云:“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同志之意为志趣相同。王充在《论衡》中,亦直接采用了“好友同志”这个说法。宣统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将民办川汉、粤汉筑路权出让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民愤,四川反响尤其强烈,成立“保路同志军”,一时达数十万众。
中华革命党和国民党内部也互称“同志”。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已互称“同志”。1918年,孙中山先生曾发表《告 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 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
192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与外国共产党及工人组织之间,互称“同志”也多了起来。自此,“同志”一词被用于地下党员之间的称呼。
直到现在,“同志”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除了少数的党员还在用这个称呼,社会上的人不再用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