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江湖?即便《东方不败》中任我行已经做出了堪称史上最精辟的解释,但我相信,每个人对于江湖二字都还是会有自己的解释。对于我,江湖就是四个字——快意恩仇。我很难用有限的词汇去诠释什么叫做快意恩仇,我只知道这四个字里面有超脱俗世价值观羁绊的自我精神,就像西门吹雪一夜独骑八百里取人首级只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一样,比起世人蝇营狗苟的等价交换,这种自我的浪漫的超越现实的精神具有神性般的光辉。那里面饱含了一种莫大的自我肯定与热情,一种睥睨天下的气概,老子就喜欢,怎么着?
接下去说,这四个字也超越了俗世里的法律约束。法律是什么,是一种文明进化到一定形态为了维持社会生态平衡而制定的规矩,说到底是个规矩,那么快意恩仇就是不要这个规矩。杀人要偿命的话,萧峰从聚贤庄出来就直接去了监狱,那不是武侠。江湖中的快意恩仇就是用刀子说话,干脆利索,绝无老百姓的拖泥带水。
在超越了俗世的法律和礼法等规矩的约束后,武侠小说和电影里的快意恩仇又可以非常微妙的用传统道德来制衡,快意恩仇不是我看你不顺眼就拉出去练练,那时流氓打架,它会建立在一种侠的道德底线之上,让行为的动机合乎普通人能接受的标准。
这就是我对江湖的理解,扯了半天这跟《东方不败》有个鸟关系呢?在我看来,对于武侠意境中江湖的诠释和理解,《东方不败》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杰作,也是“快意恩仇”这四个字最好的影像呈现,在这点上,武侠电影史上无出其右者,写到这很想敬徐克一杯酒!
《东方不败》是一部喷薄而出的电影,那里面有一种类似于盛唐诗歌般的气象。我极认同李泽厚的美学观点,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带着那个时代的气象,盛唐的豪放大气与晚唐的颓靡精致必然是不同的。《东方不败》产生的几十年代初,正是香港的经济和电影最好的时候,片子一出来自有一股子元气在里面,香港电影人的不拘一格,藐视权威尽显与此。有人说东方不败念毛泽东的词,可笑!我看法恰好相反,这句词信手拈来却与电影的情景、人物身份极度吻合,这就是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骨子里透着自信,这跟现在美国人一样,美国人能拍出《功夫熊猫》把中国人震了,中国人能拍出《绿野仙踪》吗?别扯淡了!骨子里差远了,你越是涂脂抹粉的想法设法讨好人家,人家越看不上你,赤壁如此,北京奥运也如此。
《东方不败》是一部开创时代的电影,带动了武侠电影的又一个高潮。我不是搞电影研究的,也没兴趣,我的结论只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常识,东方不败之前,香港电影似乎正在英雄本色的影响下枪战大行其道,而东之后,无论去录像厅还是租录像带,满天飞的武侠片让我一时难辨鱼龙,反正只要看着打,满天飞就看。说到这,应该再敬徐克一杯酒,他开创和引领了香港电影的好几个浪潮,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那时候的跟风之作中不乏大卡司大制作的,但与东方不败比起来在格局和气象上都向去甚远。
《东方不败》是个巅峰之作,影片中的一切都看起来那么完美。重看《东方不败》,也许是借着点酒劲,对于看了至少10遍以上的我竟然一开始就颇为感动,我感动于令狐冲的豪迈天真,也感动于那时候李连杰那么的丰神骏朗,我感动于华山弟子间关于退出江湖亦庄亦谐的话语,也感动于瓢泼大雨下令狐冲刻下的墓碑,我感动于诗诗的痴绝忠贞,也感动于东方不败的致死不悔,我感动于向问天的忍辱负重,甚至也感动于服部的宁死不降,我感动于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也感动于浮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这就是一种情怀,只有创作者有这样的情怀,电影里面的人才能够散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才能让人感动。再看看现在这些所谓的大片,哪里有什么情怀可言。
电影中的武打设计,以前写过不再赘述,精彩至极!
徐克在《风云再起》中告诉我们东方不败没有死,武功甚至高到了空手抓炮弹,挥袖巨船飞的境界,可是我却一直在想,令狐冲会在哪?他是否已经看透了江湖从而心无挂碍?他是否会偶尔想起露水情缘的“诗诗”?他是不是还在不断的唱着那首笑傲江湖呢?那首歌响起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些如我一般的傻人感动流泪呢?
→ 欢迎喜欢,对刀剑兵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师傅号: longquandk
→欢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识的朋友,关注冷兵器自媒体:zglengbi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