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作品我是爱读的,也喜欢余华说的那句话:“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余华的《兄弟》下半部在上半部已经被读者认可是不错的作品后终于出版了 ,于是去书店买了一套全集回来,开始读。
这套书的上部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可读性强,很抓人,是很成功的小说,虽说不厚(跟下半部比),但读完是感受良多的。
上半部的语言很朴实,没有很多花哨的语言,就是朴实的语言讲述着那个年代的一个普通的故事,但选择的角度,表述的方法,都能让人清楚地记得故事中的一切,兄弟之间的感情,那位值得人尊敬和佩服的父亲。有些地方的风趣语言会让人不禁莞尔,例如8岁李光头的“我阳萎啦”之类的话说出来的时间;有些地方的情景描写会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例如宋凡平在汽车站死后,宋钢看到父亲尸体时问的“他是谁,他死了没有?”。也许是那个年代的平凡小事都可以成为很有故事感或者小说味道的事情呢,与下部比较起来,是这样的,上半部不露斧凿痕地让人读去如身临其境,根本不用多么繁复的语言描写,就像讲故事,这故事讲来后,感动人,并给人带来教化,揭示什么是真、善、美,在平凡人的身影里映射出来的是不平凡的精神,要生存,要改善自己的生活,要把自己的生活填满,这也许是那个时代的投影,正好如余华说的那样,那是个精神狂热的年代。
下半部我读的也快,是一个晚上读完的,因为行间距大,33万字的书竟印了近500页,读起来不费劲,但读的过程中便觉得愈读愈觉得没有味道,就觉得浅淡,这种浅淡不是如菊花的清香一样的浅淡,而是如白水一样的只浅,没有余味,特别是到了后来的“处美女”大赛,几无可读之处,待到宋钢死去,兄弟之意揭出来,这年代的兄弟,与前半部那个年代的兄弟是不一样的,读完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后悔,应当读了前半部就不去读后半部了,这样,对余华这部作品的看法不会这么差。
小说是人学,这不用多言,写出不变的人性是不易的,而写什么,为什么人去写,怎样去写都是无法去回避的问题。
写什么,写身边的小事,写身边发生的事,写平凡的人事,这是立意高的写法,这与帝王传记,名人传奇相比,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但真正让历史记住的,帝王们只是符号,记载的是一年一年的更替,平凡人的故事,传递的更多的是不凡的人性。这也是许多大作家都写平常人的作品却又流传不止的原因所在。余华写的事,写的人,正是如此,这不错;而为什么写呢,给最大多数的人去写,这一点余华我想也不会错,毕竟他的作品让更多人受到了教益,并因之道德水准得到提高。而怎么样去写,余华也是给我们的一些教科书的写法,这些都不错,余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在下半部里,我只看到了一些特别人的特别事,除去提炼出普通事情的特殊性后所余的精彩故事构架所必须的可读性外,几乎只余下了特殊性,没有普遍教益作用。
难道是下半部所描述的时代出了问题,难道余华想要给我们界定和反映的时代就是那么肤浅和浮躁,难道这个年代没有兄弟真情,兄弟间的真情就只有金钱符号?
反映时代不易,纵横前后去写更是不易,写这么两代人的背后的历史极其不易,因为经历这些年代的人依然在,对这些历史不免见仁见智。余华如果不是在写背后的历史,那么这书是写什么呢?如果写的是背后的历史,后半部的历史实在让现代人不堪。
是历史背景让余华无可奈何地这样去写,难道就可以原谅么?
余华远离了时代最低层人的生活,他的作品没有生活根基这是硬伤。这是后来创作这后半部作品与前半部作品生活积累的比较上的差异。没了生活,小说好看不到哪里去。
一半的作品成就了《兄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这后半部文字更多的作品,必将败坏余华的文名。不过余华大名早成,不用担心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