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悲欣交集平民画,沉浸浓郁长恨歌 |浅评《陆犯焉识》(原创)

花了15天的工余时间读完了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这是好多年来读小说类的作品最慢的一次,原因不是因为其他,而是作者的这部书相较张艺谋的同名电影大有可观之处,整部书描写的一个老死刑犯陆焉识与妻子冯婉喻的一生。故事并不洋洋大观,涉及人物也不多,但可观之处漫溢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作品语言平实、丰满、犀利、俏皮,一人一语。

作者的语境是海派的底子,上海话对于事物的描慕总是精致入微的,相较浙派的细致委婉在细节上更有过之而不及,那些话大都来源于生活,读者读书,就好像与作者谈心,那些话都如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讲了很繁复的事情,听起来却清晰的像手上的掌纹;

同时文章中对于大时代的背景的描写是隐藏在人物的经历中的,诸如陆焉识见惯了死人的表情,一说话就故意装结巴的神情等,都给我们刻画着那个特别的时代,对于时代对于人性的摧残的描述精到、准确,犀利,如果从那个时代过来,或者研读过那个时代的文献,我想,你一定在心底会产生共鸣;

再有,就是作者的文字也是俏皮的,这种俏皮也是在不经意中露出来的,诸如孙辈对于祖辈并非真的结巴背后议论,比如学锋说陆焉识的假牙如同木拖鞋在嘴里踢打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种俏皮是真实存在于生活中的,与生活割裂不开的粘合着,撕拉不分;

至于一人一语,在读《红楼梦》时,只要听到一句话,便知那话是谁说的,这是大师级的经典,而本书中的有些话可能是突兀了,比如,当听到冯婉喻(不是电影里的冯婉瑜)说,滚蛋,滚你妈的五香茶叶蛋时,就觉得这不是冯这种大家闺秀的口中之语,但细思之,一是失忆的折磨,二是她生活的环境改造了她的语言,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二是布局,作品熟练运作插叙、倒叙、补叙,信手拈来又浑然天成。

作品写了两个人的一生,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死刑犯和包办妻子的爱情,一个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时期,若不是头脑清醒着,以清醒的头脑将发生在这几十年来的事件逐件删繁就简,提纲挈领、有条不紊地以各种叙述方法结合运用,你很难想像那些国内,国外,大漠深处,海上名城之间的穿插,内地的势利情人,学术场上家国敌仇,各处的小感情,四在的小人物,都在每个章节的紧凑衔接中一个不落地介绍给了读者,读者读书,仿佛身在陆焉识的周遭身边。场影的转换,镜头的推拉,色彩的浓淡都在作者精到的剪裁取舍中一一呈现。

三是情绪,作品是人生探索的长卷,无情绪自难成书。

本书的情绪是一气贯通的。所有的文字,极具人生探索的宏观视角,又同时饱含深味人世悲凉的情怀,从陆焉识对包办婚姻不满的逃离到生死线上回味发现真爱的归来;从相识相守而无爱的蹉跎到不识相守(后来冯失忆)而深爱的无奈;从活着基本无趣的迷茫沉闷到因为真爱而挣脱枷锁越狱的激昂;从认为是不爱的相守假戏真作到实际是真爱的相伴却又神离。

人生之苦,莫此为甚。

作者是以陆焉识的孙辈出现的,这自然是对历史的一种声讨,这种声讨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变得无力之后,就只能是对历史如实地描述记录,以使之成为后事之师。但作者不能从中拔出情绪,她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你在各种细节的刻画中都可以深深感到作者的情绪所在,尽管女作者用了平实的语言,但女作者毕竟神经更纤细,感触更细微,那种遮盖不掉的情绪充满整部作品。

这是一幅泼墨的写意山水时代画卷,但又是一幅工笔仕女花鸟的小巧丹青,情调悲欣交集。

这是一曲听之催人泪下的蒙古长调,但又是一曲听来思绪明朗的江南小调,感情沉浸浓郁。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