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至1981年,出生在非洲摩洛哥的摄影师brunobarbey拍摄的高清彩色中国。图为1973年,北京天安门前,冷冷清清,三五人骑自行车路过。
四川成都,农民运输三头大肥猪到市场上卖,人工板车就是好的运输工具。
1980年上海南京路一家商店的橱窗。模特穿着v领的连衣裙,最为特别的是模特的发型是当时非常流行的烫发。
成都北部,人们正在打谷子。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所以看着这个场景很亲切啊。
1973年的中国街道,大幅宣传口号特别醒目,发人省醒。
1973年,北京,三个年轻人在长城上照相,穿着打扮都很朴素,却摆出了时髦的pose。
1973年,上海机场的解放军仪仗队。看起来很帅气,实际上也很帅气。
上海,日本车的广告开始出现,仇恨日本的侵略行为,却不再蔑视日本技术。
上海的工人在路上做早操,旁边还有匆匆路过的行人,人们满怀激情的迎接着新的一天。
1980年上海的一对新人拍西式婚纱照,走在潮流的前端。
1980年,上海的一个女人在美容院烫发。时髦的女人都开始烫头发了,不时髦的女人还在穿黑白灰的衣服。
上海的公园,谈恋爱的谈恋爱,带小孩的带小孩,非常和谐。
1980年,上海黄浦江边,人们正在享受自然放松的心情。
图为田间地头上睡在妈妈怀中的孩子,后面有绿油油的菜地、弯弯的小河,还有起伏的山脉,宁静而温馨。
1980年广西漓江。美的像一幅画。划船、挑水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美不胜收的山水成了一副动态的画。
1980年,四川成都,老大爷卖竹篮。在文革时期卖东西都属于投机倒把,进入80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商品买卖。
1980年的四川成都,早晨起来人们匆匆忙忙的去上班的场景,远处是挥着手的毛主席,下面还有大幅标语。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1980年,四川长江边,背篓里装满野菜的孩子们返回船家时的场景,船上的人们吃在船上,住也在船上。
1980年,上海某工人新村,孩子们在打乒乓球。为什么中国乒乓球这么强大?原来是从娃娃抓起啊。
1973年的照相馆,那时候照相还是一件时髦的事儿,小孩子看着相片展览,满眼都是羡慕。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三个人席地而坐,吃着雪糕,聊着天,生活还挺惬意的。
图为歌舞剧的剧照,从剧照可以看出阶级斗争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图为幼儿园中的一个场景,孩子们都在大声发言,老师笑着看前方。教室里气氛非常热烈。
图为恋爱中的男女合影,男女打着伞在树下合影。
图为周恩来总理坐在椅子上,沉思中的周总理和蔼可亲,仿佛身边的老爷爷,让人怀念。
图为电影院外的电影海报,一个是《蝴蝶梦》、一个是《水晶鞋与玫瑰花》,两个影片都是外国电影。从娱乐领域来说,中国正在改革开放。
图为大幅的图片标语,人们匆匆从旁边经过。80年代中国全面进入了发展生产力的阶段。
1980年上海豫园,游人观景,拍照。
1973年南京长江上的船,扬起风帆,看起来就像风景画。
1973年江苏苏州的街上,马儿还可以行走在马路上,毛主席的画像还是随处可见。
1980年上海,田野里仍遗留着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碉堡。百姓们正在匆忙地挖菜。
1980年,四川乐山大佛,有人坐在上面沉思,显得很渺小。
1980年,上海,郊区的孩子们在上课之前做早操,旁边就是油菜花海,美得让人心醉。
1980年四川成都茶馆的男人们,好悠哉的四川人生活,不知道多少人想去四川享受这种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