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我国古代胎教如何?胎教的起源

几千年前,我国就有关于胎教的论述。这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备受国内外的专家青睐。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是孕妇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容易被孕妇情绪、言行同化,所以孕妇必需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

贾谊在《新书·胎教》中记载有:“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渲,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而相同的事情,《史记》也有记载:“太妊之性,端一诚庄,惟德能行。及其妊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妊教之,以一识百。”

相传孟子的母亲是这样来胎教的,“吾怀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传说中后稷的母亲也是十分重视胎教,在整个孕期都保持着“性情恬静,为人和善,喜好稼穑,常涉足郊野,观赏植物,细听虫鸣,迩云遐思,背风而倚。”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胎教非常注重孕妈妈的道德修养;非常注重母子感应。关于孕妈妈的日常生活,在《医心方·求子》中的记述更详细:“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声,勿听恶语,省淫语,勿诅咒,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今男女,如是聪明,智慧,贞良,所谓胎教是也。”书中还建议孕妈妈:“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

建议: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都具有性格上的缺点。虽然无法告诉别人,但所有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某些缺点不要被孩子继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应该认真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胎教。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