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谡,马上能联想到的就是——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是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斩杀的吗?历史上的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失街亭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按照历史,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虽然向来对他深为器重,但是马谡出战前已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斩他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据史料记载的故事,却不是这样的。
我们先来说说马谡其人。
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初时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
在演义中,马谡长于战争理论、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但是正史上马良曾和刘备讨论过他弟弟的问题并且为他弟弟的就职问题提出过请求,但是刘备拒绝给予重用。刘备临终时也曾告诫诸葛亮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并未听取。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秦领之西的交通要道街亭,对于蜀魏两国都至关重要。孔明再三权衡,派马谡领兵把守街亭。但马谡违背孔明的战术,不听王平的劝告,一意孤行,将军队驻扎在一座孤山上。而司马懿率兵来取街亭,放火烧山,断了马谡的后路,致使街亭失守。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都是兵法所载,本没有错。而马谡用的不是地方。这种策略目的是刺激士兵义无反顾的英勇作战,用于进攻很好,而街亭一战目的在守,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好,应避免正面冲突。马谡持材傲物,自以为高明,认为自己只是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此战他不满于死守,想施展一下才华,急功近利方有此败。
所以这一战,马谡是要负责任的。
《三国演义》中说马谡战败后回营请罪,但是根据《向朗传》中的记述,当时向朗为丞相长史,随军征战,而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一直待到诸葛亮死后,向朗始复出仕官。其间“优游无事”达数十年!
《马谡传》中裴松之注,有提及《襄阳记》中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看这一段,就知道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无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自己的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
马谡的确是死了,但以上均未提及马谡是如何死的,而在《诸葛亮传》中只称诸葛亮“戮谡以谢众”,《王平传》中又载:“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
从这两传来看,马谡确实是被诸葛亮下令处死的,但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呢?答案是没有。因为这在《马谡传》中有明确记载:“谡下狱物故”,即病死狱中。
综合以上史料,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在街亭举动违规,不遵诸葛亮的指示,以致最后惨败而归,无奈之下大军退回汉中,马谡是深知自己失败后果的严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也在家赋闲达二十年之久,马谡最终被缉拿归案,并被诸葛亮处以极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于狱中病故了。这便是史书上的马谡之死。
虽然马谡之死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咎由自取,但是失街亭一战,也有诸葛亮识人不明之过,一军统帅,若是不知道什么样的人该用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即便有再大的筹谋能力,再聪慧过人,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