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杨延昭俗称杨六郎,杨延昭其实是杨业的长子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来改名杨延昭,是北宋名将杨业的长子,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保州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生于公元958年,他出生两年后赵匡胤才建立北宋。他少时沉默寡言,喜欢做行军布阵之类的游戏,他的父亲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常常带他随军出征。

太平兴国年间,杨延昭十八岁左右,被补选为供奉官,杨业领兵进攻应、朔时,杨延昭担任先锋,在朔州城下曾被乱箭射穿手臂,他却越战越勇。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又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真正让杨延昭成名的是遂城之战。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辽国南下进犯。杨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小,又没有作好防守的准备,遭到了辽军的猛烈围攻,杨延昭召集城中壮丁,全力固守。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只好撤退,宋军缴获了大量辽军遗弃的军资器械,杨延昭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宋真宗曾召见杨延昭,向他询问边防策略,杨延昭对答如流,宋真宗对杨延昭的表现非常满意,称赞杨延昭行军作战有其父遗风,给予他优厚的赏赐。咸平四年,辽国又南下进攻,杨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交锋,将辽军引诱在伏击圈,与伏兵一起夹击,辽军大败,阵斩辽国大将。杨延昭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

咸平五年,辽国进攻保州,杨延昭和杨嗣率领部队支援,还未列阵,就遭到辽军突袭,部队损失很大。宋真宗以两人素以忠勇闻名,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杨延昭仍然担任莫州团练使。景德元年,宋真宗将杨延昭的兵马增加到上万人,并允许他便宜行事。

澶州之役,杨延昭反对议和。他上书认为:“契丹顿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杨延昭上奏皇帝却没有收到任何答复。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俘获敌人极多。

辽军在遂城被杨延昭所败,此后又在梁门一带被宋军将领魏能击退,不得不转而向泰州一带发动进攻。此时,杨延昭、魏能及杨嗣所部奉命出城紧追辽军,便与泰州守将石普等人一起对辽军发动夹击。《宋史·石普传》称,杨延昭在此战中“俘获甚众”。而此战过后,杨延昭更是与杨嗣一起被宋军誉为“二杨”,从此威震北疆。

杨延昭立威的第三战发生在泰州之战之后。辽军兵败泰州后,又向赵州、大名、德州一带发动进攻。由于宋军在河北地区的主帅傅潜贪生怕死,导致该地区宋军陷入辽军重重围困,形势非常危险。此时,又是杨延昭及时出现,率部南下袭击辽军,并成功进占内黄城,拱卫北京,保证在宋真宗的安全。杨延昭也因此战受到了宋真宗的高度称赞。

到了大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五月,在宋军新人主帅、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的率领下,宋军出兵河间一带,力图掐断南下辽军退路。惊慌之下,辽军全军后撤,杨延昭率部追击,并将辽军后卫部队歼灭,成功进至易水以北地区,辽军的南侵宣告失败。杨延昭也因此被晋升为鄚州刺史。

大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冬,萧太后为报遂城之辱,率部向杨延昭所部发动偷袭。《宋史·杨延昭传》载:“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山西,伏发,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杨延昭又因战功并晋封为鄚州团练使。

大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年底,辽军将领肖柳、肖恒德率兵数万南侵大宋,其中肖恒德部的主动方向便是杨延昭镇守的遂城。《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杨延昭不仅将肖恒德的进攻击溃,此后又与杨嗣、李继宣等将领一起“进至牟山谷,大破之”,辽军全线溃败。

杨延昭的第七次胜利出现在大宋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四月。当时辽国大将肖达兰、达里底率部十万南侵,宋军节节败退,大将王继忠阵亡,李继宣部损失惨重。此时,杨延昭又奉命与魏能一起出兵扭转败局。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将肖达兰击退。此后,杨延昭又因此战战功被晋升为宁边军,统兵八千。

杨延昭的最后一战,是其军事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战斗。此战发生在大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辽圣宗耶律隆绪与太后萧绰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侵。杨延昭奉宰相寇准之命率部深入辽境直逼幽州,此举打乱了辽军的整体作战部署,也为后来“澶渊之盟”的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余年,辽军十分畏怕他,辽国迷信,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作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为杨六郎,曾作诗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唐有虎狼将,宋有杨延昭。”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延昭病死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