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力压唐伯虎王阳明高中状元的鬼才--伦文叙

明朝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出了不少文人才子。比如说诗画双绝的唐伯虎,再比如说著名的大文学家、哲学家王阳明。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两个大名人,其实当年还是同科考生。不过可惜的是他们二人都不是当科状元,那么是谁力压唐伯虎和王阳明而考中状元呢?

此人名叫伦文叙,广东佛山人,幼时家贫,无力入私塾读书。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七岁时,因常到村内一间私塾门外偷听,塾师因此备受感动,免费收他为学生。因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诗文,长于对联,每试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

一、大头鬼才,曾以卖菜为生

伦文叙生有异相,脑袋硕大,其头周长2尺有余,被人戏称为“大头仔”。伦文叙幼时家贫,父亲曾给人做过佣工,后以撑船为生。伦文叙少时进不起学堂,他是父亲在劳作之余教他写字、读书的。他天资聪颖,三四岁就对诗词歌赋出口成颂,并练得一手好字。伦文叙七岁时,常到村内一间私塾门外偷听先生讲课,被先生感动,免费收为学生。因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写诗做文,尤其擅长对联,每试必名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但后来私塾先生去世,他也辍学了。

伦文叙10岁辍学之后,回家帮父母以种菜、卖菜为生。但他干活再辛苦,也没有忘了读书,经常在夜里苦读诗书。这天,伦文叙挑着菜到附近的西禅寺去卖,寺里做饭的和尚听说他是个神童,会吟诗作对,便欲考验考验他,于是说,“你想卖给我们菜不难,但有个条件,我们寺里的面贤殿缺一副对联,是否请你这位大神童露一手?”小伦满口答应,“好呀,这好办!”和尚又说,“这幅对联不能随便写,得符合我们的要求,呵呵。”伦文叙胸有成竹地说,“什么要求,随便讲!”

和尚说,“这副对联要求符合一百的数目。你对好了我高价买你的菜,对不好这生意就不做了。”伦文叙二话不说,来到大殿跟前,请和尚取来纸笔,他沉思片刻,立马挥笔唰唰唰写就一联:“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联中的72加28正好等于100,数目相符,内容又很妥帖。那和尚拍手叫好,“果然神童也!成交!”于是和尚出高价买了伦文叙的那担菜。

二、巧遇贵人,受到资助

伦文叙一次在西禅寺卖完菜,收了钱正待回家,忽然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锣鼓声。原来是两广总督吴琛要来寺进香,西禅寺法师率领众僧出寺门迎候。伦文叙早听说总督大人吴琛是个大才子,今天碰上这个机会,正好会一会他!于是他便趁大家专心张罗迎候吴琛之机,悄悄地钻进大雄宝殿的神台下藏了起来。不一会,总督吴琛果然来到。吴琛向佛像参拜、上香、祝祷之时,忽见神台下有个黑影在动,还认为是遇到了刺客呢,不由大惊道,“有刺客!”于是,侍卫们呼啦围了上来。

这时伦文叙顶着大脑袋从神台后面不紧不慢地走了出来,众人一看,原来是个十来岁的小屁孩,也不像是有武功,大家虚惊一场。因为伦文叙早跟寺里的法师混熟了,想法师肯定会给自己解围,所以他面对官兵丝毫不惧。果然法师连忙向吴琛施礼道:“此乃本寺附近的神童伦文叙,这小子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贫僧常与他吟诗作对。今日冒犯大人,实是小孩子家,出于无知。还望大人恕罪!阿弥陀佛”

吴琛听说是神童,心中的不快立马烟消云散,甚至还有几分欢喜,便对小文叙说:“既然是神童,今天本官就来考考你。我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好则恕你无罪;若对不好,嘿嘿,你可是吃不清兜着走!你敢吗?”伦文叙点头答应道,“请大人出题!”吴琛也是贫苦出身,靠勤学苦读当的官,于是就科举一事出一上联:“一介寒儒,攀龙、攀凤、攀丹桂。”吴琛话音刚落,伦文叙出口就来:“三尊宝佛,坐鳌、坐象、坐莲花。”小文叙说罢,众人皆惊,吴琛更是赞不绝口,“真乃神童也!”之后他又听法师说伦文叙少年失学,便深感惋惜,立即赏白银五十两,以资助伦文叙继续读书。

三、力压同科考生唐伯虎和王阳明考中状元

伦文叙在得到贵人吴琛的资助后,更加勤学苦读。他本就天资聪颖,加上奋发学习,所以对付科举考试跟玩似的,至于秀才什么的很快就被他摆平了。到1489年,22岁的伦文叙赴省应试,便为巡按御史赏识,选入太学。1499年,32岁的伦文叙再进京参与会试和殿试,结果均获第一,高中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伦文叙当年考上状元可不是碰运气,那是有真才实学的,他是击败了全国众多学霸拿下的。当时跟他同科考试的才子多了去了。比如大名鼎鼎的唐寅唐伯虎和王阳明等。当时的唐伯虎运气不好,他被卷入了一场科考作弊案。其实也不是他作弊,而是他的同乡徐经(即后来的徐霞客的曾祖父)涉嫌贿赂考官,结果他也受到牵连,被取消成绩。不过当时案发之前,唐伯虎跟徐经也确实没有发挥好,没有被录取上进士。而另一位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王阳明虽也考上了进士,但只是中了二甲进士第七名,这比伦文叙自是差了不少。

关于伦文叙中状元还有不少民间传说,流传最广的是他跟湖广名士柳先开的竞争。据传当时伦文叙跟柳先开并列榜首,主考官李东阳请皇帝面试二人。当时恰逢中秋之夜,皇帝就让他俩以《明月》为题作诗,谁做得好谁当状元。自持才高的柳先开率先完成:“读尽天下九州赋,吟通海内五湖诗。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这诗写得霸气,要把月中的桂树连根拔起,不许旁人折根树枝,意思是他一定要独占鳌头,这状元是我的菜,你伦文叙一边凉快去!

然而他也太自负了点,他刚吟罢,伦文叙的诗也写好了:“潜心奋志上天台,瞥见嫦娥把桂栽。偶见广寒宫未闭,故将明月抱回来。”他的诗比老柳的大气多了,你只是把月中桂树拔了,我直接把一轮明月给抱回家!柳先开一看,立马蔫了。皇帝一看伦文叙的诗,好,状元是你的了!

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为凭。有资料称这个柳先开很可能是后来文人虚构的。真的如此,那伦文叙就更牛了。然而还有个关于伦文叙的故事是真实的,就是状元及第粥的起源。

前面说过,由于家贫,伦文叙从小就以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他因经常自己出去卖菜,中午就不能按时回家吃饭,事实上,他中午经常都是吃不上饭的。有一家粥店的老板可怜他,为了照顾他的生意,就天天买他一担菜,并要他送货上门。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下的猪肉丸、猪肠子、猪肝等杂碎煮成粥,免费给他吃,权作午餐。就这样,伦文叙在粥铺里免费吃了好几年粥,因此对店老板十分感激。

后来伦文叙考中状元衣锦还乡时,特别到粥铺来感谢老板对自己的救助之恩,并请老板再煮一次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忆苦思甜。那个老板也很有经济头脑,就请伦文叙为那粥起个名。伦文叙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此粥功不可没,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了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顾客盈门,生意火爆,“状元及第粥”也名扬天下。

四、功成名就,成为对联文化的代表人物

考中状元的伦文叙被任翰林院修撰等职,曾为朝廷编篡皇室族谱;后来还出任过应天试主考官。伦文叙是广东地区第一位状元,后世评价很高,清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评其为:“名重士林,德高朝野”。

伦文叙在文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著有《迂冈集》《白沙集》等。但他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是在对联文化上的贡献。

中国对联文化历史悠久,到唐代开始兴盛,经过宋、元的发展,至明代形成繁荣的局面,几乎成为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相提并论的文体。在明代,对联的创作形式更加灵活自由,出现了许多名联,比如朱元璋就曾做过一些名联。在众多文人的创作中,伦文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伦文叙极大地扩展了对联原有的艺术之美。他是广东人,他根植于粤语的地域特色,使对联语言更加“白话化”,更加生活化,更通俗易懂,让对联成为民间的一种广泛的文艺形式。

他创作的对联,带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如:“无礼书生屈膝露出周鉴二,有情学院低头睇见祖宗三”;“木马无头三只脚,画龙有眼半边身”等,“睇见”、“三只”都是粤语的特色词。伦文叙是个很有文化自信的人,广东古有南蛮之地的说法,可他对自己的文化源地并不自卑,身为广东第一状元,他试图为此偏见正名,使广东文化的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可。

伦文叙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趣联。比如如:“山狗上山山石辘跛山狗脚,水牛过水水深浸过水牛头”;“蟹挂鱼筝好像蜘蛛结网,猫拉鸡肾犹如狮子滚球”等,都很有意思。还有一联还颇有哲理色彩,上联:井底开花蝴蝶闻香难以采;下联:粉墙画果老猴想吃枉心思。

此联通俗易懂,又颇有讽刺色彩,蝴蝶虽是采花的常客,但要是花开在井底,蝴蝶想采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老猴再精,碰上墙上画的桃子,想吃也是没门!这是对那些不切实际,喜欢异想天开的人是绝妙的讽刺。高!伦文叙如此高才,难怪他能力压唐伯虎和王阳明而中得头名状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