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弘治中兴的名臣刘大夏 清正廉洁干练多才

刘大夏历经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历官皆著政声,朝廷嘉奖,百姓颂扬。刘大夏曾辅佐明孝宗实现弘治中兴。刘大夏为官之清廉,办事之干练,皆远超其他大臣,刘大夏也竭诚辅佐,贡献颇多,成为朝野公认的弘治中兴第一名臣。

刘大夏在明英宗时,开始了他做官的历程,但是当时的他地位很低,对朝廷政事虽然有很大看法,自己也有很多想做的事,但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到了孝宗即位,天下形势开始发生改变,孝宗一心想要改变朝政现状,让国家得到更大的进步。于是提拔了多位肯改革,又有能力的大臣,刘大夏也是在这时受到了重用,开启了他建功立业的伟大历程。和其他朝中大臣相比,刘大夏的行事作风有很大不同,比如他务实的特性,是和其他人最大的一点区别。刘大夏做事不注重过程,最在意的就是结果,这一点对属下有很大影响,其他大臣的属下,往往会找各种困难借口,导致很多布置好了的事情不能得到施行。但是刘大夏的属下却不会,因为他们知道,这位上司要的是执行,而不是听你说遇到的问题,所以他布置的事情往往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他本人更是厉行务实的风格,对于需要处理的事情,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遇到困难而放弃的时候,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障碍,都能以极强的能力去应对,并最终解决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皇帝在他的影响下,也变得非常勤恳,而且皇帝非常喜欢和他交流,认为和他一起议论政事,是一件让人感到享受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要处理的枯燥工作。明孝宗的勤政也是很出名的,在他之前,两任皇帝都有懒惰的名声,到了他做皇帝的时候,这种懒惰的作风被一扫而空,除非遇到恶劣天气,早朝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一开始的时候,除了早朝之外孝宗皇帝对召见臣子议事这件事,似乎很不感兴趣,往往在早朝之后,就结束了和臣子见面的一天。但是到了刘大夏进入朝廷核心之后,这种局面便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不愿召见臣子,到每天和刘大夏见面,逐渐又扩展到更多大臣,和他们当面商议天下大事,对很多问题都有很深入的推动作用。

孝宗皇帝和刘大夏之间的交谈,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时候,比如皇帝和刘大夏初次见面时的谈话。那时刘大夏第一次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之前皇帝多次召他来京任职,但都被他以身体不好为由推辞了。皇帝问他,为什么之前那么多次召他进京,都被回绝了呢?刘大夏回答,说自己的确是年老多病了,目前我们国家很多地方都到了非常贫穷的地步,这样的形势下很容易发生暴乱,不是自己不愿为此劳心,而是生怕动乱发生时,年老之躯应付不了动乱,因此给国家带来祸乱。

刘大夏的回答非常真诚,是皇帝平时没有听到过的观点,知道他看问题非常深刻,于是对他十分看重,并且请教他怎样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刘大夏首先为皇帝分析了那些穷困的地方为什么穷,他说朝廷税负是一方面,天下百姓衣食丰足的时候,朝廷征得是这么多的赋税,老百姓缺吃少穿的时候还是这么多,于是就给百姓制造了困难,生存这件大事发生了问题。第二,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还在当地多加了各种名目的其他税负,比如广东,要完成为朝廷取香料的事情,就会通过这个理由,增加百姓身上的负担,导致百姓的生活非常苦,以至于人们都想要造反,来重新获得自己的生存权利。

皇帝听了刘大夏的分析,认为很有道理,而且深刻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让刘大夏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刘大夏向皇帝提出了很多建议,都是能够减轻百姓负担的利民政策,皇帝一一实行,让情况发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民间百姓知道刘大夏为皇帝提出这样的建议之后,也都深深感激他,把他当做心中有老百姓的大贤臣。军中的事务,皇帝也询问刘大夏的见解,刘大夏说,之前臣说了民间百姓很穷,但是和百姓比起来,军中的士兵更穷。皇帝听了非常惊讶,说道这怎么可能?国家对待士兵是很好的,每月都有俸禄,他们不可能过得比寻常百姓更穷。刘大夏告诉皇帝,朝廷虽然拨出了给军士的俸禄,但实际上这些钱都到不了士兵手中,而是被主帅、军官等克扣掉了,最后落到士兵手中的很少很少,甚至有的军中士兵很长时间一分钱都领不到。

皇帝听了刘大夏的说法之后,马上派出人核实这种情况是不是真的存在,经过调查,发现刘大夏说的都是实情,有的地方甚至比刘大夏说的更加严重。于是皇帝再次找到刘大夏,说自己当了皇帝这么多年,对百姓和军队的事情居然都不知道,要不是你说,到现在都还不能明白,自己统领的国家,竟然到了这么危险的地步。于是继续重用刘大夏,让他负责扫清国家存在的各种弊端,同时自己兢兢业业操劳政事,使很多事情都得到了解决。所以有了这样勤劳皇帝,和正直大臣的配合,整个国家的实力就渐渐得到了恢复,人民也再次过上了好的生活。

破除潜规则 廉得坚定

自唐玄宗开元时起,于正赋之外,常常随意加征杂税,征收所得,谓之“羡余”。自中唐起,地方政府自行向辖内百姓征收杂税,渐成常态,却不入官府账簿,任地方长官随意支配,或用以行贿,或自饱私囊,所谓“羡余”,遂成为官员贪腐的重要财源,不合法,却“循规”,数百年间,愈演愈烈。

明朝分全国为十三省,布政使为一省行政长官,俗称“方伯”。刘大夏于明孝宗弘治二年任广东右布政使。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广东省府官库中也有一项羡余钱,自来不上库簿,旧任者皆公然取去,以饱私囊,相袭以为固然。刘大夏初上任,按例清查省府库藏,发现有一笔前任布政使没取尽的羡余钱,遂命掌管仓库的吏员将其记入官库账簿。库吏援引旧例,说这笔钱理应归新任布政使,而不应附列官簿。刘大夏已在官场干了二十多年,又洞达世务,自然明了羡余钱的惯常用途,将眼前这笔钱装进自家腰包,既不违法,也不会遭非议,但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对库吏的提示,他迟迟未作回应。沉默了好一阵,刘大夏忽然大声自责:“刘大夏,你日常读圣贤书,立志堂堂正正,做个好人,怎么如今碰上非本分应得之财,就犹豫不决,乱了心志?实在有愧古圣先贤,不是大丈夫啊!”于是毅然命令库吏将那摞赫然高耸的“羡余”,统统附列入官账,以供省府正常开支用,自己分文无取。

刘大夏以坚定的廉洁之行,在广东一举破除了风行数百年的贪腐潜规则,深受百姓爱戴和时贤崇仰。大儒陈献章隐居广东家中,声震朝野,被誉为“真儒”、“活孟子”。陈献章也高自期许,对人少有许可,而独与刘大夏交好,称颂刘大夏“爱民如子,守身如女。毋论于今人中,即古人亦未易当也”

财富观独到 廉得超脱

如果说,服膺儒家传统思想,具备高尚道德情操,是刘大夏面对非分所得,果断说“不”的精神动力,对财富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则是其在取舍予夺之间,举重若轻、洒脱超然的不二法门。

弘治十一年(1498)秋,刘大夏从户部侍郎任上致仕,回到湖北华容老家,在祖坟旁建了一座草堂,养病、读书于其中,并亲率子弟耕田种地。家中薄田不多,耕种所得,仅足衣食。刘家人世代礼让忠厚,有恶邻竟以为其软弱可欺,肆意侵夺刘家田地,刘大夏“任弗与争”,干脆拱手相让,不与争讲。

古时致仕高官常常是地方一霸,百姓处处都要对之惧让三分。刘大夏身为朝廷财政大臣,官居三品,却主动拿土地让人,他这样做,固然有深受古贤“食禄之家,不与民争利”思想影响的因素,但更得之于他对财富异乎常人的感悟。刘大夏常说:“财货须农务、负贾,凡力得者获用,其易至之物,终非己有,子孙亲之亦不甚惜,况官货悖入者乎!”

一般世俗之见,只要是财物,不管用什么手段,从什么途径得到,皆可为我所用。刘大夏却认为:只有通过务农、经商,付出了自己的辛劳而得到的财货,才能“获用”,才属己有。除此之外,轻易到手的,特别是“官货悖入”,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所得,“终非己有”,到了也不会属于自己。暂时得到,一心想为儿孙造福,儿孙见其得之容易,也不会珍惜,或转眼即挥霍一空,甚或因之遭灾引祸。

刘大夏身处明代中叶,有这样远超时人的慧眼和特识,他的廉洁,自然比其他古贤来得自觉,来得坚定而彻底。为官,就恪尽职守,薪俸之外,一无所取;致仕,就回家耕读,劳动养家。虽然他一生没有机会经商,却数度亲操农务。在东山草堂专心耕读了三年,弘治十三年,刘大夏又被朝廷征召为官。武宗正德元年(1506),71岁的刘大夏从兵部尚书任上致仕,一回家就直奔草堂,从此,“戴笠乘驴,往来山水间”,全无二品退休高官的作派,和山林老农毫无二致。正德三年,遭宦官刘瑾陷害,被逮之时,刘大夏“方锄菜园中”。正德五年,从发配地回家,已75岁了,刘大夏依然耕读不辍。他的一个时任巡抚的门生,从百余里外来拜谒他,途中向一个犁地的老农打听“刘尚书家”,老农亲为带路,及至到家,才认清“老农”就是刘大夏。

对财富独到而深刻的认识,让刘大夏的人生,本能地卸掉了许多世俗重负,如荷立泥塘,挺然净植,不承受任何他物,而唯托清露,唯映骄阳,于轻松自得,超然洒脱中,尽享生命的高贵。对财富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也让刘大夏善于识人,使其人生,本能地远离贪腐之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