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后是谁 身为皇后怎会那么悲惨?

还记的曾经追过的《穿越时空的爱恋》吗?还记得小玩子与朱允炆之间的那场爱情吗?不过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在历史上是没有小玩子这个人的,但是却有朱允炆这个人哟。接下我们要扒一扒真实朱允炆的爱情故事。朱允炆的皇后是谁,她又是什么来历呢?

建文帝的皇后是马皇后,是第一位为明朝殉国的皇后。

马皇后是什么来历呢?

马皇后,明朝孝愍让皇后,名恩慧,明惠帝朱允炆的皇后。其父是光禄少卿马全。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丙子,公元1396年),马氏为朱允炆生下一子,名朱文奎。同年十月,马氏被册封为皇太孙妃。

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率兵攻破南京金川门,占领南京,结束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攻克南京时,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终,马皇后自焚而死。后被追谥为: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

马皇后与建文帝的经历?

马氏,直隶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西)人,父亲马全官居光禄寺少卿。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为18岁的皇位继承人——皇太孙朱允炆选妃,参照皇后的标准,经过一系列繁复且苛刻的程序后,马氏被选中为皇太孙妃。

马氏被朱元璋选中,除了她自身条件之外,恐怕还沾了她的籍贯和姓氏的光。她和太祖是同乡,又与太祖的皇后同姓。当年太祖和马皇后在濠州结为夫妇,在那度过了一生中最艰难也最恩爱的时光。

马皇后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病逝,太祖一直怀念着她的贤良淑德。太孙朱允炆是皇位继承人,只要册马氏为皇太孙妃,不久的将来,明朝又将有一位母仪天下的马皇后。也许在潜意识中,太祖希望这样的安排能给太孙朱允炆带来好运。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十月,在经过皇帝遣使、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告庙等之后,马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孙妃。癸卯这天,皇太孙亲临马氏家中迎亲。

依依不舍拜别父母后,马氏乘坐凤辇前往皇宫。凤辇轻轻摇着,马氏思绪万千:父亲不过是一位正五品的光禄寺少卿,掌管的只是一些祭物、宫膳、酒醴及油盐酱醋之类的琐事,并无多大的实权。

如今自己被选中当了皇太孙妃,家族的兴衰荣辱便系于己身,千万要小心谨慎,做贤良的后妃,方能不负家族的厚望。

马氏机警敏锐,颇识大体。她一进宫,便感受到“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紧张气氛。此时,太祖马皇后已去世多年,中宫一直空缺,代管后宫的几位妃子不是病死,便是获罪而死。太祖晚年脾气暴戾,动辄发怒,妃嫔一不小心,便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当时掌管后宫之事的李贤妃,颇为贤惠,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作为太子孙妃的马氏谨记父母的叮嘱,时刻提醒自己,一言一行千万要小心,要严格遵守宫中戒规,不能丝毫逾越,可谓“不可说错一句话,不能走错半步路”。

让马氏倍感庆幸的是,丈夫朱允炆性格仁厚、文质彬彬,和祖父的个性、行事作派全然不同,对她甚是爱护体贴。她对丈夫自然关心备至,衣食起居都侍候得十分周到,因而夫妻琴瑟和鸣、恩恩爱爱。

婚后第二年,即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十月,马氏生下长子文奎,太祖喜获重孙,马氏地位因此稳固。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六月,太祖辞世,朱允炆继位。次年也就是建文元年二月,建文帝册马氏为皇后,授予金册、金宝。长子文奎为皇太子;3个弟弟分别为吴王、卫王和徐王。由于建文帝要求守孝期间衣食从俭,马皇后册封仪式是否如后世的皇后册封那样繁复隆重,就不得而知了。

马氏正位中宫后,严格按照太祖制订的“皇后之尊,只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之规定,悉心处理后宫诸多事务,用心管理宫中的嫔妃、女官、宫女,精心侍候皇帝和皇太后的起居,细心照顾两个年幼的皇子,同时兢兢业业履行各种礼仪规定的职责。正因如此,尽管朱棣夺位后大肆篡改建文朝的历史,并丑化建文帝的形象,但对于马后却找不到任何行为不端的描述。

然而,马后的内心却始终提心吊胆、焦灼不安,因为从她的丈夫继位第一天起,皇位就从未安稳过。建文帝的诸多叔叔对皇位一直虎视眈眈,尤其是四叔父燕王朱棣,不仅能征善战,实力最为雄厚,而且在秦王、晋王去世之后排行最长,自认为最有资格继承朱元璋的皇位。

为了消除这些亲王的威胁,建文帝即位伊始便采纳谋臣黄子澄、齐泰的主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削除了周王、岷王、齐王、湘王、代王的王位,并将他们废为庶人。

可是,当面对下一个目标燕王时,建文帝却心慈手软起来。在燕王的种种挑衅行为面前却说:“燕王是我的至亲,不必追究。”尤其失策的是,他没有采纳燕王大舅子徐辉祖的建议,将从北平前来祭奠朱元璋的燕王的3个儿子扣留,从而遗下纵虎归山之祸。

建文元年七月的都城,骄阳似火。这天,一身疲惫、面色苍白的建文帝缓缓走近坤宁宫,马后跪迎丈夫入内。她微笑着向丈夫奉上刚晾好的建宁贡茶,柔声唤来年幼的太子,让他背诵刚刚学会的《三字经》给父皇听。

看着太子红扑扑的小脸、摇头晃脑的可爱模样,建文帝露出了笑容,马后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在建文帝到来之前,她已经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燕王终于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恶”为由,在北平(今北京)起兵造反了!

马后深知骨肉相残对丈夫是何等的打击,深知随之而来的战争对丈夫、对朝廷、对她自己和家人意味着什么。她恨不得立即变成男子上阵杀敌,可无奈自己是皇后,一位任何朝政也不能过问的皇后,只能更加努力地管理好后宫,更加细致地照料好丈夫的起居,用万千柔情抚慰丈夫,尽最大所能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这场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一打就是4年。马后时刻在关注着战况。由于洪武年间的杀戮,建文帝的将领中能征善战者所剩无几。前线将帅寡于武略,朝中大臣拙于计谋,加之缺乏周密的计划和首尾一贯的战略方针,致使士兵数倍于燕王的建文帝军队往往功亏一篑,败仗一个接着一个。

最后的最后,马皇后只能最终只能葬身火海,可叹可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