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出生于书香门第,鲁迅的祖父通过了进士考试,成为京城的一名官员,他父亲也考上了秀才。但是当鲁迅13岁的时候,他的家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此就垮掉了。鲁迅不仅遭受了家庭不幸,而且他父亲患有很严重的肺病,动不动就吐血。当时的医疗水平不高,无法诊断是什么疾病。此外,由于家庭的衰落,没什么钱治病。所以他们按照绍兴当地的民间方法止血,让病人喝老磨坊的墨汁。他还邀请当地的中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吃了很多中药,并使用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偏房,然而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
因此,鲁迅当时错误地认为: “中医只是骗人的。”从那以后,他立志学习西医,所以他去日本学习医学。在仙台学习的第二年,鲁迅遇到了一件改变他学医志向的事情。在细菌学课上,需要用幻灯片来展示细菌的形状和活动。老师讲完后,在下课前,他放了几张时事幻灯片,展示了刚刚结束的日俄战争的故事。日本军队抓获了一名中国人,并想开枪打死他,说他是俄罗斯间谍,许多强壮的中国人正在法场周围观看热闹。这时,一些日本学生疯狂地喊着“万岁”,另一些人看着鲁迅说:“你们中国人如果都这样,中国迟早会灭亡。”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再也坐不住了。他拿起书,气冲冲地走出教室。
鲁迅被这件事深深打动了。他认为日本和俄罗斯通过在中国土地上发动肮脏的战争来侵犯中国的主权,以争夺他们的势力范围。腐败的清朝失去了权力,羞辱了国家,而人民却没有觉醒,这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医药似乎不是当务之急。如果中国人不能唤醒他们的思想,即使他们身体强壮,仍然会被帝国主义者斩首。主要问题是改变人们的思想,唤醒他们,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
然而,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人们呢?鲁迅认为,在当时的留学生中,有学医学、法律、工程和制造等。他只能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不能改变人们的精神。为了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是首先被提倡的。文学艺术可以改善人们的思想觉悟,唤醒沉睡麻木的人们,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醒来,中国才会有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