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东汉末年蜀国名将他的英勇和忠义被后人肯定,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件事就是:关羽失荆州。论关羽,他真的是三国时期的一员有勇有谋的猛将吗?
关羽早期就跟随刘备,平定黄巾之乱,进而随刘备转战各方,后来为刘备镇守荆州,被俘身亡。
关羽受后人肯定的是他的忠和勇。关羽能斩董桌的大将华雄,并和刘备张飞逼推吕布,白马之战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足显其勇;下坯被围时,为了保护刘备的家小,降汉不降曹,并千里走单骑而寻找刘备,足显其忠。
撇开影响力最大的《三国演义》,关羽充其量不过是一介武夫。早期跟随刘备,后期镇守荆州,根本没有指挥过大的军团战斗,更没有独立指挥过大战役。而关羽后来围攻樊城,数万大军竟攻不下曹仁的数千兵马,于禁的援军,是被山洪爆发所淹,关羽不过是“多备竹伐”耳,史关羽名声大震,产生关羽威震华夏的假象,引起曹操的恐慌。实际上,关羽自己在战场上已经被徐晃打败,在进退两难之际,如果没有吕蒙袭荆州,关羽迟早也是要退兵。
且关羽举兵出征,后方不安定。东吴虎视耽耽,还将守城的队伍尽调到前线,史江陵成为一座空城,犯了兵家的大忌,这是一个将领最基本的常识。而关羽更将罪将傅士仁、糜芳留守后方,还扬言回军之时要处置他们。傅士仁、糜芳自然心生怨恨,不会尽力守城,导致吴兵一到即降,加速荆州的陷落。如果关羽换上两员心腹将领,可以在公安拖住吕蒙,待关羽回师,局面就不同了。
荆州陷落后,关羽还派遣使者数次往返于两军之间,使得消息散播,军心涣散,数万大军一下子就溃散。当年楚汉相争,刘邦偷袭彭城,项羽回师,一举击破了刘邦。而关羽当时的情形于之相同,为什么就会一举溃散呢?这就是因为关羽连基本的统御能力都没啊。
再说关羽的性格轻暴浮躁,高傲自负。起先是看不起诸葛亮,再来是排斥黄忠。由于他没有入蜀,所以不认识许多蜀将。如果入蜀后不能容忍先前反抗他们的敌人,那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当东吴向关羽求婚时,关羽只是一句“虎女怎能嫁犬子”拒绝,恼怒了孙权。当时虽然吴蜀不睦,但名义上还是盟友,岂能用这种口气?当收降于禁数万兵马,军中缺粮时,还强占孙权的粮仓。这不是在明摆着向孙权宣战吗?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荆州的丧失。
荆州的丧失,一部分是由于诸葛亮、刘备的政治失误,一部分是孙权的“全距长江”的计划推动,但主要责任,在于关羽。荆州的丧失,使得蜀国丧失了尽一半的土地,损失了六七万人马,更导致刘备发动夷零之战,大败而归,重挫蜀国的锐气,导致蜀国走向下坡。
尽管他有过错,但不可否认他在三国里的作用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