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诸葛亮崇拜与好官标准

成都武侯祠门庭很少出现淡季,每天的游人数以万计。这里有诸葛亮最大的塑像,并汇集了历代名人名士为他题写的诗词文章,天下溢美之词几乎囊括。多少年来,国人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日益坚定了这样的信念:理想的社会主要是由理想的人格组成的:象刘备这样的“明君”,诸葛亮这样的“贤臣”,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忠勇之士”。然而在历史现实中,“明君”只能有一个,且通常具有血缘、身份的不可选择;“忠勇之士”在非战争年代也不那么重要,且战争的年岁毕竟不多,因此在国人的这个理想的人格系统中,“贤臣”(好官)就格外值得讲究。似乎万民的福与祸,国家的兴与衰,都系之于有无既智慧超群,又鞠躬尽瘁、克己奉公的“贤臣”身上,这大概是诸葛亮倍受崇拜的一个原因。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对好官一般不称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机构的国家,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就出现了对官僚的类型化评价。好官的标准是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司马迁的标准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战国、秦及汉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标准。到了“独尊儒术”时期,推行教化又成为好官的标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难考核,从三国未年开始,根据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清、慎、勤”成为正式的为官标准,清官也就逐渐成为好官的代名词。

诸葛亮的形象何以千古不衰?现代社会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今天的新闻媒介,每天都在推出大量典型形象和新闻人物。然而,大量新形象的确立,总是伴随着旧形象的迅速遗忘,名噪一时而后无影无踪,或者说,名人象秋风扫落叶在人们的意识中一扫而过。古往今来,有几个人物形象能同诸葛亮一样在舞台上从不间断地表演一千多年?这个事实本身就有耐人寻味的东西。乱世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算少,不同于诸葛亮的是他们都很难成为伦理道德上的典范。他们都有个人私欲,因此多被称为“奸雄”,很不得人心。诸葛亮在给刘禅的上书中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死后,果如其所言。足见诸葛亮身居相位,却能严格要求自己。中国人只愿推崇没有私欲的人,中国皇帝只愿选用没有个人野心、忠心耿耿的人,而诸葛亮的“志”恰恰是无私欲的“淡泊明志”,诸葛亮的“远”恰恰是无私欲的“宁静致远”,他“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他既无意篡阿斗的位,又内无余帛,外无赢财。他图什么呢?《前出师表》中似有表白,他说:刘备尊重我,信任我,不嫌我出身卑微,让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我诸葛亮“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今人来看这些,似乎有点知恩感恩,其实,在古代中国找不到比这更高的道德境界了。另外,诸葛亮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诸葛亮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总之,诸葛亮的人格符合国人的理想模式和心理意愿,他首先是伦理上的典范,然后才被承认是政治上的典范,智慧上的典范。

封建社会的清官也好,好官也罢,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代表,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只是,比之于贪官、昏官而言,他们毕竟对人民有益,为人民做过一些好事,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也更为人民所称道。 后人特别推崇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小说《三国演义》更是将其神化,其情节更是广布人口。其实诸葛亮的“清、慎、勤”和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财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才对我们现今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教育以及先进典型的宣宣传更具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当然,诸葛亮的塑像崇拜还折射了国人国民性中的一大弱点,对偶像寄望过高,视榜样为法宝,指望贪官污吏能在榜样之前照到镜子,受到责难,悔过自新。结果一千多年过去了,直到现今,一切毛病依旧。诸葛亮的塑像倒是多了,贪官污吏则更多了,由塑像崇拜也可见古代伦理构想与历史进程的深刻矛盾。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