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项羽,我所知道的鼎鼎大名两位中国古代“猛人”。除了同为武将,勇猛善战,还有一个共同点——名字里有“羽”(且不管它到底是名还是字)。
先看关羽,“关”字指关隘、城池,“羽”指羽毛或轻飘、看轻,那么“关”和“羽”放在一起,可指——用一很现代的词组——轻松过关,所以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事迹。
再看项羽,“项”字指脖子,“项上人头”、“强项令”等是也;“羽”字不必说了。那么“项”与“羽”放在一起则是“视人命为草芥”,所以有每下一城必大肆杀戮,还有“坑杀二十万降卒”等极其严重的“反人类”罪行。
最终,他觉得自己的“项”也轻如鸿毛,于是,在乌江,他拔出剑来,抹了自己的脖子。
项羽:今人所知项羽最经典的场景应该是“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了。“别姬”纯属男女私情爱情至上。很难想象项羽身为“西楚霸王”,数十万将士之最高统帅,在战争最最危急时刻,却深陷爱情之桎梏,优柔寡断。爱姬一人之命抵十万将士之命乎?抵江山天下乎?此乃典型的不爱江山爱MM矣。但是,也正因为此,项羽得到了后人无限的同情和惋惜,特别是女士们对项羽有无尽的缅怀与遐想。作为一个男人项羽可以说是十全十美,自己武艺高强能征善战,财富、权力、地位样样不缺,难能可贵的是在此情况下还对自己的女人一往情深、忠贞不渝。相比时下某些大中小款们,歌厅桑拿揉脚推油二奶六奶的,项羽乃真汉子也,可以说是女人心目中的至情至爱。如果说“别姬”表露了项羽的儿女情长,那乌江边悲壮的自刎则展示了项羽力拔山兮的英雄气概。可逃而不逃,可走而不走,从而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千古绝句“宝马送渔翁,头颅送故人”。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灵魂和骄傲!
关羽:关羽的经典之处有很多,温酒斩华雄乃其显露实力的出道之做。最让世人津津乐道的是过五关斩六将,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对老大刘备的忠诚、为了找老大刘备而不惜杀人越货,而最终败走麦城,父子双双身首异处,则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惋惜与遗憾。如此英雄一世、重情重义之人为何最终败走麦城?历史上有颇多说法,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羽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累、不为色所迷的大丈夫忠诚仗义之精神,为广大后人所敬仰、怀念和追求。关羽最可贵之处在于自身能力极强再加上绝对的忠诚。用现在的话讲叫做又红又专的关羽最终战死疆场流芳百世。而只红不专的马谡被孔明所杀,贻笑大方;不红只专的吕布被曹操所杀,世人耻笑。
关羽(162?-220),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后人有诗称赞关羽: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一代英雄。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青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以上闲聊了两位历史上悲剧式的英雄人物,浅见勿笑。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豪气和霸气,不同在于一个对女人忠诚--自杀;一个对哥们仗义--他杀。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永生永世为之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