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琅邪阳都人,曾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后辅助刘备父子,官至蜀汉丞相。诸葛亮认为,要想管理好国家,不能单靠仁德感化和教育,而应以定法度和明赏罚为主要依据。他说:“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诸葛亮集·文集·治国》)在益州,诸葛亮坚持以严刑峻法打击贪官土豪。他认为要切实做到这一点,一在于有法可依,二在于赏罚分明。要执行“赏赐不避仇怨,诛罚不避亲戚”的原则。他主张:“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虚设,罚不可妄加”;“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为了整顿吏治,纠正官场的腐败现象,他一方面叫李严、法正、刘巴、伊籍等人订出《蜀科》,另一方面亲自制定检察官吏的守则。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说:“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他曾明确表示,纠正腐败现象,?教令为先,诛罚为后”,只要赏罚分明,就能“不令而制”。在执法过程中,他严以律己,敢于不避皇亲国戚、亲随故旧、托孤重臣,诛刘封,杀彭荣,斩马谡,黜来敏,罢廖立,废李严等,受处罚者皆无怨言。如长水校尉廖立,曾被诸葛亮视为能与庞统相提并论的“良才”,但后来竞争名夺利和抽刀杀人,因而被惩处流放。可是,当廖立听到诸葛亮的死讯时,却难过得放声大哭。这正如《三国志》作者陈寿说的:诸葛亮“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为了廉以律己,诸葛亮始终注意严格教子。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以政治家的襟怀和目光去要求官家子弟的。他要官家子弟们首先重视治心修身,培养节俭好学的品质,克服荒嬉浮躁的毛病,不要虚度年华,以使将来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谓做人不要骄奢淫逸,切忌轻浮妄动,才能明确自己的远大志向,担任起任重而道远的职责。后人将这两句话简化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常常书之于座右勉励自己。在另一篇《诫外甥书》中,诸葛亮也是用“志当存高远”、“绝情欲”、“忍屈伸”去教育子弟的: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诸葛瞻,孙子诸葛尚,都是牢记诸葛亮的教诫,生活俭朴,学习刻苦,不图贪淫安逸,勇于献身国家,被史家誉为“三代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