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已经关机,估计没多久,诸位就能看见新版的刘备、诸葛亮了。
说起诸葛亮,原著里对他最典型的描述就是“羽扇纶巾”。羽扇这东西,无非就是用羽毛做成的扇子,那么纶巾是什么呢?
先来看看“纶”这个字。很多人会把“纶巾”读成“lún”巾。这是一种错误的读法。“纶”确实有“lún”的音,但在这个词里应该读成“guān”。
那么什么时候读“lún”呢?你一定注意到了,这个字有一个绞丝旁,说明和织物有关。过去当官,都有官印,这印要用一种青丝系着,这青丝就叫做纶(lún)。
再来说说纶巾。它也是用丝做成的,不过是一种头巾。在《辞海》的“纶巾”这个词条里,还写着这么一句话:“参见‘诸葛巾’。”再查“诸葛巾”这个词条,就发现这东西还真是和诸葛亮关系密切。《辞海》里是这么说的:“因诸葛亮曾经戴过,故名。”
这说法怎么来的呢?就要从明代的一本书说起。
明代有个叫王圻的人,他和儿子合写过一部百科全书,叫做《三才图会》。古人把天、地、人合称“三才”。这本书以此为名,取包罗万象的意思。所以书里天文、地理的涉及了很多东西,往往是先画出一个物件的图形,然后加以解说。
《三才图会》说到纶巾时,这么写道:“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亮)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就是说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时候,就是“羽扇纶巾”这副打扮。
纶巾这东西,在三国两晋时期,大概比较流行。《晋书》里提到一个叫谢万的人时,就说他“著白纶巾”,而且是出现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
延伸阅读
纶巾本来是件衣服吗
不过近几年,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说法,说“纶巾”不是戴在头上的,而是穿在身上的。
这个说法的根据,也是来自二十四史。《陈书》里提到过一个叫贺德基的人。这个人离开家乡,长年在京师混,混得没什么钱了,还又臭又硬,以穿破旧的衣服为耻,结果到了冬天,还穿着单衣。
话说有一天这贺德基遇到了一个妇人。妇人看见他穿得那个样子,就叫过去,“脱白纶巾以赠之”。史书上说,这个妇人“容服甚盛”,就是穿得很阔气。于是有人就认为,冬天赠物添暖,这一举动说明,人家赠给贺德基的不可能是戴在脑袋上的头巾,否则哪还能保暖啊?所以证明“纶巾”是一件衣服。
这个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史书中的那一个“脱”字,似乎也能算一个印证。按照常理,人们习惯说“摘头巾”,而不是“脱头巾”。然而这里提到的纶巾,和诸葛亮所配的纶巾,究竟是不是同一种衣物,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