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逼丈夫给自己哥哥削官: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不徇私

本文摘自:《唐原来是这样》,作者:王觉仁,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肯定站着一个女人。 这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 李世民当然算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而长孙氏无疑就是他背后的那个女人——一个优秀的女人。 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 然而,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却不无遗憾地发现——有资格配得上这个称号的皇后实在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氏绝对是其中非常出众的一位。 她是一个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男人都热衷于追求权力,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而相当一部分女人在这方面似乎也不遑多让。 所以,才会有哲人说:“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 在男人看来,一旦得到权力自然就会得到一切;而在女人看来,一旦征服了男人自然就会得到权力。中国历史上好几个垂帘听政的皇后相信都会对这句话深有同感。 可是,这句话在长孙氏身上却不太适用。长孙氏既不热衷于征服男人,也不热衷于征服世界。 她惟独热衷的事情只有一件——辅佐他的男人征服世界! 当我们翻阅史籍,不难发现,长孙皇后身上最值得后人称道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尽力辅佐,但绝不干政。 早在长孙氏还是秦王妃的时候,就在政治上为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当时,李世民正和太子、齐王斗法,但在后宫这条战线上显然落于下风,于是长孙氏便“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为李世民最终成功夺嫡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而玄武门事变当天,长孙氏更是和李世民一起站在了第一线,既解除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更坚定了李世民及其麾下将士的信心和斗志。(《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正是由于一路走来,长孙氏能够与李世民一起沐风栉雨、同生死共进退,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对长孙氏更为倚重,时常想和她讨论朝政,可长孙氏却说:“‘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妾妇人,安敢豫闻政事!”(《资治通鉴》卷一九一)李世民坚持要和她讨论,可长孙氏却始终保持沉默。 长孙氏不但自己绝不干政,而且她也极力避免让自己的亲族掌握太大的权力。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衰亡都和外戚擅权有直接关系,比如两汉在这方面就表现得非常典型。长孙氏从小在舅父高士廉的影响下熟读经史,自然对此深怀戒惧。所以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七月,当李世民准备擢升长孙无忌为宰相的时候,长孙氏就极力劝阻,对李世民说:“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可李世民不听,执意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武候大将军。 如果长孙皇后不再表示反对,默认了这件事,那人们似乎就有理由怀疑——她先前的劝阻只不过是一种欲迎还拒、故作谦让的作秀罢了。 然而,长孙皇后绝不是作秀。诏书一下达,她私下里立刻去找他的兄长,坚决反对他接受任命。长孙无忌没办法,只好向李世民一再请辞。最后搞得李世民也很无奈,只好改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衔。至此,长孙皇后才如释重负。 长孙兄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叫长孙安业,比他们兄妹年长许多,是一个“嗜酒无赖”的纨绔子弟。当长孙兄妹尚且年幼之时,他们的父亲长孙晟亡故,长孙安业立刻把兄妹二人赶出了家门,让他们去投靠舅父高士廉。 当时的长孙安业当然不会想到,被他赶出家门的这两个孩子日后居然飞黄腾达,一个成了帝国的宰相,一个成了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皇后。 而让他更想不到的是,长孙氏得势之后,不但没有因为以前的事情报复他,反而以德报怨,屡屡让皇帝对他“厚加恩礼”,最后还让他当上了京城的监门将军。 可惜长孙安业终究是一个不懂得惭愧和感恩的小人。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他居然恩将仇报,丧心病狂地参与了一次未遂政变,以至于把自己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当时,心怀异志的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因事入朝,暗中联络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和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与他们“互说符命”,准备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禁军发动政变。不料未及行动,他们的阴谋便全盘败露。以李孝常为首的政变分子当即被一网打尽,全部被捕入狱。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长孙安业。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