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史慈,想必很多人都记得他那句“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汉末建安年间,虽然时局混乱,生灵涂炭,可是无数英雄豪杰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慷慨赴难,前仆后继,太史慈正是诸多豪杰中的一位。相比太史慈,关羽、张飞很幸运,从一开始就跟对了领导,成为刘备最早也最倚仗的心腹,而太史慈则和汉末无数贤才一样,在混浊世间辗转飘离,苦苦寻找自己的真命天子。太史慈先后遇上了孔融、刘繇,从21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28岁遇孔融,30岁投刘繇,31岁时归降孙策,成为公认的江东第一虎将,其间有将近四年的时间在孔融和刘繇门下。
孔融是当世名士,声名显赫,而刘繇更是汉室宗亲,扬州刺史,为何太史慈最终会投靠到孙策门下,成为孙家爪牙呢?
太史慈本东莱郡人,当时郡太守和州刺史之间有矛盾,都上表请朝廷决断,在当时有个惯例,先收到谁的奏章就认可谁的意见。当时州刺史的奏章已经发出,郡太守于是希望有人能帮他完成截下州里奏章的任务。21岁的太史慈主动请缨。太史慈成功截下州里的奏章,完成使命,可也因此得罪州刺史,全家迁居到辽东。青年太史慈一出世,就表现了不凡的手段,遇事果敢,忠于使命。
北海太守孔融听说此事,对太史慈非常欣赏,就命人去寻访太史慈,太史慈不在,留下很多礼物给太史慈的母亲。在公元193年,黄巾乱军在管亥的带领下进攻北海,管亥武艺高强,斩杀北海多位武将,北海危急。太史慈归来,应母亲之命前往救援,单人徒步来求见孔融。本来,孔融完全有机会收服太史慈,让太史慈成为自己的一员战将,可是孔融的表现实在让太史慈伤心。在平定管亥之乱后,太史慈就选择了离开。
当太史慈冒着生命的危险进入围困中的北海郡,请求带兵进攻乱军时,孔融没有听从,一心想等待他人救援。孔融根本不相信这位二十八岁的小伙子能够击败管亥。当围困日渐紧迫,再不行动就有可能破城时,太史慈主动请求出城去请刘备前来救援。孔融这书呆子对太史慈再次表示怀疑,孔融说:“现在叛贼的包围如此紧密,大家都觉得不可能突围,你的心意虽然不错,很豪迈,可是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吧。”太史慈心里那个窝火啊,愤愤然说:“当初你对我的母亲很好,我的母亲派我来赶赴府君的危难,就是觉得我可以帮上忙。现在众人都说不可能,我也说不可能的话,那我怎么能对得起府君您对我的恩义,以及母亲派遣我来的心意呢?希望府君相信我不要怀疑。”孔融没法子,就答应了,反正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或许这小伙子真有法子出城呢?
太史慈果然了得,天亮之后就带上弓箭骑马出城。当太史慈出城时,敌人立刻集结备战。可是太史慈只是来到城壕边,插好箭靶,在那里练习射箭,一会儿箭射完了就回城了。第二天继续如此,第三天继续如此。开始还有叛贼站起来戒备,可后来就没人起来了。太史慈就抓住时机,快马加鞭冲出包围圈。等到敌人发现时,太史慈已经突围,追击的几个叛贼也被太史慈射杀。
太史慈有勇有谋,有大将之风,而其言辞,也有战国策士之风,伶牙俐齿很不一般。
太史慈奉命向刘备求救,刘备最终奔赴北海,解了北海之围。刘备答应前往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孔融的名气,当听说孔融有求于自己时,刘备非常兴奋,说:“孔北海竟然也知道世间有刘备吗?”于是派遣精兵三千前往营救。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史慈的一番说辞。太史慈这样说:“我太史慈,本来是东莱人,和孔北海根本不是什么亲戚,又不是什么乡亲故交,只是因为互相仰慕对方的名声,志同道合而相互欣赏,自然就有共同分担灾难的情义。现在北海被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而孔府君一直都听说刘使君您有仁义之名,经常会救人于急难,因此孔府君非常希望得到您的救援,因此才派我太史慈,冒着生命的危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邀请刘使君,希望刘使君能解救北海危难。”太史慈的劝说中,先是表明自己和孔融并非旧交,而刘备和孔融也从无交情;可是太史慈却因为孔融对自己的欣赏而主动赴难,甘愿为知己一死,而孔融在危难之际,想到的唯有刘备,刘备你又该做些什么呢?在历史上的刘备和《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可不同,并非是一个一心仁义的君子,世人皆称刘备枭雄,刘备遇事考虑的当然是利益,救援北海又何利益可图?而此时,面对太史慈的游说,刘备竟然把利益暂且放到一边,倾自己的力量前往救援,太史慈的游说之功可谓大矣。
可惜,孔融仅仅是一位名士,他说向往的人生,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悠闲与散淡。当然孔融也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后来多次讽谏曹操,最终被曹操杀死。孔融是位名士,更是位君子,可惜他没有野心,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加上文人天性多疑,优柔寡断,写诗作赋是孔融的强项,要征战沙场,运筹帷幄就不行了。而太史慈却是一心要凭借自己的本领,在这个乱世建立不世之功的人,孔融的心不过是小小池塘,容不下这条苍龙。
于是,太史慈借口和扬州刺史刘繇有旧,前往投奔。
可惜,刘繇对太史慈依然不信任。当孙策进攻刘繇的东阿,刘繇连吃败仗,有人建议,不如要刘繇的老乡太史慈担任大将,对抗孙策,可是刘繇却拒绝,说:“我若用太史慈,许子将必定嘲笑我不会识人。”这许子将何许人也?他本是刘繇谋士,名叫许劭,许劭是天下公认的品评大家,“月旦评”的典故就来源此公。许劭最有名评价,就是在曹操年轻时,认为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这刘繇自己不识人,把太史慈当根草,却把责任推卸许劭头上。刘繇只让太史慈担任侦查军情的任务,没想到太史慈干斥候,也竟然干的轰轰烈烈。太史慈和一个小兵在神亭遇上孙策,当时孙策可是带着黄盖、韩当等猛将十三人。可是太史慈毫不畏惧,主动上前挑战。两人相斗良久,棋逢对手,结果孙策抢得太史慈颈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一直到双方大军到来,才罢手停战。神亭一战,双方势均力敌,虽然两家敌对,却从此惺惺相惜。
由于刘繇多项举措失当,在孙策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太史慈一直保护刘繇退守豫章。后来,太史慈自称为丹阳太守,率领刘繇旧部,占据丹阳七县,对抗孙策。196年,孙策亲自进攻太史慈,平定丹阳七县,击溃并俘虏了太史慈。孙策一发出邀请,太史慈立刻归降。
太史慈此时为何如此迅速归降孙策,岂不闻忠臣不事二主?
正所谓“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彼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孔融怀疑太史慈,刘繇不信任太史慈。太史慈追随刘繇前后将近两年,可是除了神亭之战外太史慈的人生几乎没什么亮点。而就算是神亭之战,也是刘繇错误决定下太史慈个人的精彩发挥。在神亭之战后,刘繇了解了太史慈的勇武,可是对太史慈一直心存隔膜。对太史慈的漠视,也让刘繇的江山迅速瓦解。太史慈是有野心的,甚至也想过自己开拓疆土,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也是把太史慈的传记放在《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三位都曾经是江东地区割据一方的诸侯。太史慈渴望建立一番功业,可是追随孔融、刘繇只能一事无成,太史慈不想自己的人生就此虚度!
太史慈很幸运,遇上了孙策。当孙策抓住太史慈时,亲自为太史慈解下绳子,拉住太史慈的手说:“将军还记得神亭之战吗?如果将军当日抓住我了,会怎么处置我呢?”太史慈老老实实说:“这我可不知道。”孙策哈哈大笑,说:“今后的路,我将和将军一起闯荡!”即刻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回到吴郡后拜太史慈为折冲中郎将,交给太史慈兵权。当时孙策自己也不过是折冲校尉、代理殄寇将军,任命太史慈为中郎将已经是最大的权力了。并且,孙策又亲自向太史慈询问平定江东的方略,太史慈非常感动,主动提出去收复刘繇的旧部。两人相约第二天中午再见,太史慈随即离开。当时很多人都说太史慈这一走,肯定远走高飞,不回来可。唯独孙策坚持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向来以信义为先,他必定不会欺骗我。”到了第二天,孙策率领全军将领,预先摆下酒宴,在大营中竖立一根竹竿,观察日影。当正午时分,太史慈果然率领刘繇旧部归来。孙策非常高兴,全军众将也叹服不已。
太史慈终于找到了赏识自己的明主,从此对孙家忠心耿耿,一心不二。
因为刘表侄子刘磐骁勇善战,经常骚扰江东南方,早年孙策就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负责征讨刘磐,太史慈果然不负所托,刘磐多次战败,从此不敢骚扰江东。公元200年二十六岁的孙策病故,孙权继位,孙权对太史慈依然信任,任命太史慈总管南方诸事,一直到太史慈四十一岁病逝。
太史慈临终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前句慷慨激昂,后句却凄凉悲壮,太史慈一生壮志,却中年早逝,不能不让人扼腕。不过正如陈寿评价:“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太史慈一生重信义,讲然诺,为解北海之围万死不辞,为报知己准时归来,虽然早逝,却如流星灿烂,光耀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