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造成庞统英年早逝的三大性格弱点

庞统,字士元,荆州襄阳人。略知《三国》者,自然知道此人,所谓“卧龙凤雏”,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就是庞统。

世外高人水镜先生曾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庞士元之才可窥。

当然,你也应该知道,水镜先生是在什么境况下讲出这样的话来的。

水镜先生,何人也?即司马徽,字德操,正是二人的老师。

作为水镜先生门下最杰出的两位弟子(另有一弟子是徐庶;民间也有传说司马懿同样是其弟子),诸葛亮当时高卧隆中村野,“待价而沽”;庞统避乱寓居江东,尚未得志。作为江湖中也有名有号的高士,自己的学生毕业也有些时日了,连份“外企国营”的好单位都找不到,心里能不急吗?故此,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时候,讲出了这样一句话来。

高辞大言,都是此师徒三人的拿手好戏——如孔明游说江东时所言:我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庞统也有“我观天下,如掌上观纹”的话。

自然,就算是水镜先生的吹捧,庞士元也确实是有大才的。其在《三国演义》中初次亮相,就颇为不凡,有分教——庞统巧授连环计。

当时曹操新破袁绍,正式成为三国群雄中的老大,名震天下。于是趁时乘势,大军南下,直指江吴。周瑜定下“火烧曹军”的战略,但战船分散,并不相连,极难烧得起来。所以庞统一出,向曹操贡献了“连环计”,说服曹操将大大小小的战船都用铁链连起来。

这可谓是为青史留名的“赤壁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是体现其“大才”,“小智”也有之。

曾花名“单福”为早期落魄的刘备出谋划策、确立下刘备的江湖字号的徐庶,他料算出曹军此次必败,但身在军中,苦不得脱,所以就向庞统求“脱难之术”。庞统眉头也不皱,笑着在他耳边略说几句,徐庶便大喜拜谢,依计而行,果然得脱。

徐庶是弱化版的“诸葛亮”,仍需向他求计,证明庞统即使无诸葛之多智,也不遑多让。

料想这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之士,既是名校高材生,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就算暂不得志,终有发迹之日吧。

但是,他千好万好,却有一个致命缺陷:长得丑。

周瑜死后,鲁肃便向孙权推荐,在赤壁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庞统。孙权曰“孤亦闻其名久矣,快快请来相见。”

孰料一见,心头不喜——这可得长得多丑啊!

“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而且他的“读心术”也不甚精,在孙权面前说了一句“某之所学,和公瑾大不相同”,轻视周瑜的话,让一直最喜周瑜的孙权“愈不乐”。不受重用也是理所当然。

接着他又往荆州去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于是大手一挥,安排他去了耒阳县当了个小小县令。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他之前去见曹操时,“操闻凤雏先生来,亲自出帐迎入”,没见曹操嫌弃他“貌陋”;其后又置酒共饮,同说军机。庞统高谈阔论,对答如流。“操深敬服,殷勤相待”。由此可知,曹操远胜孙刘二人甚矣!

当然,凤雏先生非百里之才,终将“一遇风云便化龙”,在诸葛亮的推荐,张飞亲眼看到他半日之间料理了百日之事后,刘备即刻下阶请罪,拜为副军事中郎将,地位虽比诸葛低,但做的事也差之不远了。

在随刘备直入蜀中,谋取刘璋的地盘的过程中,孔明因为要留守荆州,自己成为刘备身边的唯一军师,功名事功也达到了人生巅峰。

不过人生,就是充满了大起大落,飞得越高,也意味着可能跌得越重,而这一跌,庞士元再也爬不起来,最终身殒落风坡,“死于乱矢之下”。

在这一次事件中,暴露出庞统的三大弱点:

第一:办事不够漂亮。

当时,刘璋背腹受敌,所以修书一封请刘备过来,一起“以御外敌”。刘备携猛将黄忠、魏延,军师庞统,步马兵五万,西行入蜀。为什么带这么多兵马?表面上,是助自己的同宗“老表”抵御外敌,其实是虎视眈眈刘璋的领地,谋划如何取而代之。不过刘备素来善于树立“仁”名,刘璋和自己同个宗族,也算亲戚,不好下手——这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树牌坊”。

庞统应该也是知道自己的主公是有这样的顾虑的,不过既没有巧言妙语说服刘备,又拿不出好的法子,最后祭出了“鸿门宴项庄舞剑”的老招式,在二刘宴饮之时,让魏延上前“舞剑为戏”,最后事情没有办成,不欢而散。

第二、心胸不够开阔。

二刘之争白热化,即将大决战之时,孔明夜卜星象,算得庞统此战恐怕“有妨”,即刻修书给刘备,劝大军先驻扎下来,待黑道凶日过了,再择日再战。庞统看了信后,却认为是诸葛亮不想自己“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执意要进军,刘备也劝不住啊,而且还硬要刘备大军走大路,自己从小路袭击,最后遇到伏军,葬身乱箭之下。

先来看看,诸葛是不是确实有“不想庞统立功”的心思?

很多人会说:这次进发西川的将领,关羽、张飞、赵云等大将都不随行,手下只有老将黄忠,愣头青魏延,“诸葛亮之心”难道这不是赤裸裸的么?

其实不然。要知道,当时的荆州,“东有孙权,常怀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鲸吞”,最是危险不过,而且,这是刘备的唯一地盘,一家老小全副身家都在这里。所以孔明总守荆州,关羽镇守历史有名的要塞襄阳,张飞巡守江边,而赵云屯江陵、镇公安。而刘璋,生性懦弱、处事不明,可谓无能之辈,如不是庞统最后料算失误,以黄、魏、庞三人的配置,是足以战而胜之的。

然后,再来分析下庞统是不是非死不可?

有人说:诸葛、庞统二人能力相仿,功能重叠,即使庞统稍弱,也相差不远。假使庞并不身死,刘备大军顺利入驻蜀中,一山不容二虎,当他们有了不同意见,刘备必定为难,所以庞统是非死不可。

我们看看蜀国成立之后的情况,刘备、孔明领一票将军坐镇蜀中,五虎将之首关羽镇守荆州,说得好听点,叫做两者互为犄角,遥相呼应。说得难听点,就像毛泽东所点评的: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关羽勇冠三军,虽然爱读春秋,但谋略还是稍嫌不足,如果能安排庞统充当其军师、参谋,一文一武,或许就不会发生后来“关云长败走麦城”之事了。

当然,关羽为人高傲,刚愎自用,能不能听庞统之言,这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学术不够精通。

要做一军之师,一国之师,无论天文地理、人心鬼域,都要无一不精,才能行之无碍。前面有讲过他“读心术不精”,在孙权面前讲错了话。或许他是故意这样讲的,但是不被重用,可以视为失败。

在自己带兵走小路袭击成都时,料算不足,以致兵败,可以看作他对地理方面的知识学得不够通透。

刘备拿出诸葛亮的书信,说孔明卜算到此战不利于庞统,规劝庞统万勿进军的时候,庞统说道:“庞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蜀将泠苞,已应凶兆矣。”这证明庞统也是学过天文的,不过没有算出自己的命运吉凶,也可说是“天文”没有精通。

这几个吹毛求疵的弱点一齐暴露,最终落得了“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的结局。

纵观庞统一生,有大智,有小谋,能言善辩,胸怀锦绣,既有名师保驾护航,又有良友推荐奉承,虽然略有缺陷,但以此才华建功立业、辟土封疆也是易如反掌,只是,因为形容丑陋,时机不合,久不得志,自视又是甚高,被压抑得久了,有点急功近利、心胸略显狭隘,也是理所当然。环顾我们身边或是身材矮小、或是相貌丑陋、或是手足缺陷等,而又心怀大志之人,都容易有这样的心态,犯这样的错误。

或许是命数使然吧,与最后诸葛孔明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庞统之死,不胜嗟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