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三国时代的三大同僚仇敌是如何了结恩怨的?

一般说来,一个集团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三国形成鼎立之势后,这种共命运的情况就更加明显。但是,在一个集团内部,由于局部利益的冲突,同僚之间的关系也会势同水火,彼此视对方为仇敌。且看三国三大同僚仇敌以及他们的仇怨是如何了解的。

甘宁与凌统

甘宁年轻时前去依附刘表,因为得不到刘表的选拔任用,转而依附黄祖,因为同样得不到重用,甘宁来到了东吴。在周瑜和吕蒙的并力推荐下,孙权认识到了甘宁的不寻常之处,对待他和老臣一样。甘宁对孙权献计说:“曹操终究是要篡夺汉朝的。荆州大山连绵,江河流转畅通,实在是国家(东吴)西面有利的形势。刘表这个人思虑短浅,儿子都不长进,不是能够传承父业的人物。主上应该尽早谋取,不可落在曹操的后边。谋取荆州的计划,应当先攻取黄祖。黄祖如今年老昏聩,又很不得军心民心,主上如果现在攻打他,必定能够打垮他。一旦打败了黄祖,再向西占据楚关,大局的趋势就更加广大,然后就可以谋取巴蜀了。”

这和鲁肃的“据江东、除黄祖,进而伐刘表”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作是东吴的第二版“隆中对”。孙权听从了甘宁的建议,向西进军,最终打败了黄祖,俘虏了他的全部人众。甘宁被授予一支人马,屯驻当口。赤壁大战后,甘宁因为有功,被孙权任命为西陵太守。后来在进攻皖县的战斗中有功,被任命为折冲将军。

凌统的父亲凌操跟随孙策起兵,因为杀敌每每冲锋在前,担任永平县长又有政绩,被升任为破贼校尉。后跟随孙权讨伐江夏,大败敌军前锋,身中流箭而亡。孙权因为凌操为国而死,又因为凌统有好名声,就任命凌统为别部司马,代理破贼都尉,这年凌统只有十五岁。孙权再次征伐江夏,凌统担任前锋,斩杀了黄祖的部将张硕,孙权得以迅速进军到江夏城下。又因为凌统率先攻进了江夏城,凌统被任命为承烈都尉,后升任为校尉。后来在攻破皖县的战斗中有功,被任命为荡寇中郎将。

《吴书》记载说,凌统的父亲凌操是被甘宁射杀的,因此凌统非常怨恨甘宁,甘宁也常常防备着凌统,尽量不和凌统见面。孙权也指示凌统,不得仇恨甘宁。有一回两人在吕蒙的宴会上相遇,喝醉了,凌统就起来舞刀。甘宁也起来,说,我能来一段双戟舞。吕蒙说:“你甘宁虽然很有本事,但不如我吕蒙舞得巧。”于是一手拿刀,一手持盾牌,站在中间将他们俩分开。后来孙权知道凌统是想报仇,就命令甘宁带着所属兵士,到半州(今江西九江境内)去驻守。这有点儿像是鸿门宴的情节,项庄舞剑,项伯跟着起舞,樊哙进来,舞剑结束。

《三国演义》说到两人仇怨是怎样结束的呢?在一次战斗中,凌统出战魏国乐进,甘宁陪在孙权旁边观战,凌统战马被射,人落于马下。乐进持枪来刺,被甘宁射中,凌统得以不死。自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不再交恶。文学作品,情节越是曲折越好看,这也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实际情况,一国君主若是观战,不可能是在一箭之地的距离,那样肯定会被乱箭射死,“擒贼先擒王”嘛!由此可知,孙权若真是观战,即便甘宁在身边护卫,其箭也不可能射中乐进。因为孙权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将军。最可能的情况是,有了孙权的命令,凌统是忍下了复仇的念头。凌统是个忠君之人,若不是喝醉了酒,是不会违背孙权的命令的。

有件事可以说明凌统在清醒理智的情况下是可以忍耐的。凌统曾经和都督陈勤一起饮酒,陈勤纵情任性,对参与宴会的人傲慢无礼,凌统纠正他的这种行为,反而被陈勤怒骂,还拐带着骂了凌统的父亲。凌统流下了眼泪,但还是忍了。离开宴席以后,陈勤趁着酒劲儿,在路上继续侮辱凌统,凌统忍无可忍,拔刀砍了陈勤。

陈勤在酒席上骂了凌统的父亲,凌统流泪却没有发作,说明凌统能忍。

凌统能忍、忠君,再加上死得早,这让他对甘宁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正因为如此,两人都没有因此而获罪,又因为两人都是病死的,也可以算作是善终吧。尤其是凌统,因为死的时候两个儿子年龄小,孙权就把他们纳入内宫抚养,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

刘封与孟达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属将。刘璋要将刘备迎接入川,派法正和孟达各率兵二千前去迎接。刘备把这四千人都留给孟达,让他驻守在江陵。蜀国平定以后,孟达被任命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刘备命令孟达从秭归向北进攻房陵。孟达得手后,继续向北进攻上庸。刘备担心孟达难以独自取得胜利,就派遣刘封自汉中沿沔水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上庸太守率众投降,两人留在上庸。关羽在荆州发起了襄樊战役,多次通知刘封和孟达发兵前来支援,两人以上庸的山区和边郡刚刚依附,不能再让他们生变为理由,拒不接受关羽的命令。关羽失败被杀,刘备为此非常怨恨。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年龄虽然不大,却是武艺高强,后来跟随诸葛亮入川,又立有很大功劳,被任命为副军中郎将。攻下上庸以后,刘封又被任命为副军将军,可以说是“权高位重”。不过,刘封这个人刚愎自用,再加上和刘备这种特殊的关系,很难和人相处。孟达呢,也认为自己有才,攻下房陵和上庸有功,所以,两人谁也不服气谁。为此,两人经常争吵,最终结成仇怨。刘封剥夺了孟达出行时的仪仗乐队,这让孟达更加怨恨刘封。

孟达怨恨不满刘封的所作所为,又担心刘备追究不救援关羽的罪行,就写了一封信给刘备,投降了魏国。魏文帝曹丕给了孟达高官厚禄,让夏侯尚、徐晃和他一道进攻上庸的刘封。刘封这个人大概作战还行,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恐怕确实有问题,他手下的将军申仪也背叛了。刘封战败,逃回了成都。申仪是申耽的弟弟,申耽原来就是上庸太守,投降刘备后,继续留任。刘封一走,申耽也投降了魏国。

刘封回到成都后,刘备果然责备他欺压孟达,又追究他不救援关羽的罪过,于是便赐令刘封自杀。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刘备已经立了亲儿子刘禅为太子,害怕这个刘封将来难以控制,所以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让刘封死。但是,刘封不能统御孟达,致使孟达叛敌,因而丢失了上庸,这也让刘备杀他有了借口。

说起来,孟达也不是一个宽容之人。魏国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为新城郡,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让申仪担任魏兴太守。结果是孟达和申仪也不和睦,后来在魏明帝时期,孟达又想叛魏归蜀,被申仪断绝了蜀道,蜀国救兵不至,司马懿攻破了新城,孟达被杀。

魏延与杨仪

魏延和杨仪都是诸葛亮的属下。诸葛亮北伐,魏延统率着先锋部队,兼任着丞相府司马,后来更是因为战功卓著,被提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这时期的杨仪,开始为丞相府的参军,后来升任为丞相府的随军长史,留守的长史是蒋琬,就是接替诸葛亮的那个人。魏延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并不是马谡之流能比,诸葛亮让他统领前锋部队自不必说;但这个杨仪也不是一个庸才,他跟随诸葛亮出征,规划军队的分布编排、筹集粮草、以及军队的约束调度,总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办理完毕。不过,这两个人却像是两匹烈马,始终不能够拴到一个槽里,连诸葛亮这样能力的人都为此伤透了脑筋。两人相互憎恶,势同水火,到了激烈的时候,魏延甚至要拔刀砍了杨仪。幸亏诸葛亮手下还有一个参军费祎,每逢这种情况,费祎就挡在两人中间,为他们劝解。所以,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两人虽然常常吵闹,还没有闹出大乱子。

诸葛亮死后,两人的矛盾终于来了一个大爆发。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临终前让大军回到国内,并且还安排了撤军次序,就是让魏延断后。魏延认为,不能因为诸葛亮的死而终止了伐魏大事,可以让一部分人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大军留下来继续伐魏。而杨仪仗着有丞相的临终遗命,根本就不管魏延怎样想怎样做,还在慢腾腾地安排着撤军事宜。魏延一气之下率先撤军向南,军队走过后就烧毁了阁道,还占据了褒谷口拦击杨仪。杨仪这才赶紧撤军,凿山通路,昼夜不停,紧紧地咬住魏延。两人还各自上表后主刘禅,相互指责对方叛逆。由于杨仪手中有丞相的灵柩,魏延的部下觉得魏延没有道理,都逃散离开了魏延,魏延逃跑被杀。

杨仪自认为杀了魏延,带回了大军,这个功劳最大,一定会代替诸葛亮为丞相,却不知诸葛亮早就和刘禅有交代,死后由蒋琬继任。杨仪虽然得到了一个中军师的官衔,却反而没有了实权,做了一个闲人。后来更是时时牢骚,见了谁都要发作一通。费祎前去安慰他,杨仪更是口无遮拦,说了“当时要是把军队交给魏延……”等等真正叛逆的言语,结果被费祎告发,流放到汉嘉郡成了一介平民。更因为上书诽谤被朝廷下令逮捕,无奈自杀。

这两个都想继承诸葛亮为蜀国宰相的人,也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吧!这六个人注定了是三对冤家?《三国志》把他们每一对都放在同一卷里写。孟达没有传,干脆就直接写在《刘封传》里面。所以说这人看事情要看你把眼光定位在什么地方,假如那眼里只有一个仇敌,其他的什么都看不见,也可能你的志向目标也就是一个人那般大小。相反,你如果是把目标定的远大,真正能够做到胸怀天下,又怎会容纳不了一个同僚!所以说,既为同僚,虽然有矛盾,甚至是有仇,是不是能够从凌统身上学到点儿什么?!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