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老子为何在《道德经》里说'国家昏乱,有功臣'

先来看看我们历史上的我们的几大忠臣出现的时间点:

第一: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崇祯年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9年),随卢象升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十年,被张国维推荐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

第二: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还有:比干(商末),文天祥(宋末)。

但是他们的出现有没有改变朝代的命运呢?

像一个企业要倒闭时,员工都要跳槽,有两个人坚决不跳槽,与企业共存亡,老板说,只有这两个员工对我最忠诚了。

可是这样又能改变得了企业的命运吗?咱们用脑袋想想顶多是多了两个炮灰而已。

其实好的国家和企业不需要忠臣,好的国家体系已经在问题还没有出现时把问题都解决了。

在体系内的改错机制就像一个人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能正视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上古时代讲“保家卫国”,而保家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想明代和满清打仗,满清占领了中国,然后出现了什么情况,60年内,还有人反抗,后面就没人反抗了,然后拍个连续剧《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一样,然后大家还觉得那些人很有手腕,很懂得计谋啊,好崇拜。

所以那些明末的忠臣们去哪里了呢?他们回头看是不是死的很不冤呢?

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主要不是看哪个打赢了哪个,哪个民族的繁衍生存能力强,哪个就会强大。满清人到现在能写满文的不剩10个不到了嘛。如果二战时日本占领了中国,说不定也是这个结局。

当年的蒙古族又去哪儿了呢?

当年租界的时候,租界里面平安喜乐,租界外战火纷飞,所以很多老百姓把租界的界碑往外移,希望自己家被划到租界里面。

现在的历史书写,那些殖民者偷偷把自己的范围扩大多少多少公里。其实很多都是老百姓们在做的。

所以说一切违背人性的,违背规律的,都是白搭。

周代的时候很注重家庭利益的保护,人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家。春秋之后,不断地把国的地位不断往上提,超过了家的意义。

所以看也是《终南山主人》书中的那个古公,为了减少民众的伤亡,他宁可自己搬家,让出君王的位置。这也让我联想到,二战时,直接投降的那些国君,不做任何抵抗,为了保住人民和城市。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