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他是中国后勤的大管家,去世的时候周恩来彭德怀亲自为他抬棺!

1954年12月7日上午,中央军委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的追悼大会,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祭,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陪祭。起灵之时,文官队第一个执绋的是周总理,武官队第一个执绋的是彭德怀。当时,周总理坚持为他抬棺,并伤感地说道:“我们共产党人之中不管是无神论者的,还是不是无情论者,都是杨立三把我们从鬼门关抬出来的,我现在不送他一程,死人也会说话的……”

杨立三,湖南省长沙人,出生于一个佃农的家庭,于1925年参加红军,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想参南昌起义,却因未赶上行动,转而与9月参加了由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自那时起杨立三就开始从事红军中的后勤工作,直到1954年去世的二十七年间,杨立三就一直专心致志地奋斗在后勤战线,中间没有变更过其它工作,算得上是当时从事后勤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领导干部。

杨立三对于部队来说就是一个大管家,部队的吃穿、弹药、医药都找后勤要,而在我党没有掌握实际政权前,想要获得经济物资其实是相当困难的,要当好后勤这个家实在不易。

在红军前两次进行反“围剿”中,彭德怀在前线横刀立马,得到了“猛张飞”的雅号;杨立三便在后方进行向前线运送粮弹的工作,同时向后方转送伤员,所有工作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第二次反“围剿”准备阶段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三人所率领指挥的3万多红军,计划在群众基础和地形都非常合适的地区伺机埋伏敌军王金钰,这一计划一开始实施便足足地埋伏了25天。每当回忆起这件事,彭德怀说过:“3万多人,隐蔽待机25天,粮食消耗量极大,全靠杨立三负责筹措,其功劳之大可想而知!第二次反‘围剿’,真正让我认识到杨立三同志对于我们红军的重要性!”

除了后勤补给,杨还为我军的后勤建设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例如我军后勤编制的确定,机构的建设,各种供应标准的制定……每一项上都有他付出的心血。杨立三用他的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在各路将帅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块丰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