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独腿将军,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毛泽东曾亲自为他颁发红星奖章。他就是独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的,闻名中外的解放军独腿虎将——钟赤兵。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军委民航局局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李天佑(左)和钟赤兵摄于莫斯科
1935年2月,红三军团所属各师整编为四个团,21岁的钟赤兵由原五师政委改任十二团政委。在指挥夺取娄山关的战斗中,钟赤兵的右小腿被子弹击穿,血流如注,但他拖着伤腿坚持指挥,直至昏迷。
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后,钟赤兵被送到野战医院。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后,决定立即实施截肢手术。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没有麻药,医生就用绷带把钟赤兵绑在门板上,手术工具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手术中,木匠锯上下拉动发出刺耳的响声,钟赤兵忍着如万箭穿心的剧痛,始终没哼一声。在场的医生、护士都被他坚强的意志所感动,年仅15岁的小护士马湘花抽泣着说:“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因手术时没有消毒药品,几天后钟赤兵的伤口感染了,高烧持续不退。为把他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医生决定进行第二次截肢手术,把右腿膝盖以下全部截去。不料,手术后伤口仍继续感染。最后,医生不得不硬着心肠将他的整个右腿从股骨根部截去。半个月内,三次截肢,这对于钟赤兵来说,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啊!但钟赤兵命大,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钟赤兵称自己的命是捡来的。他常常对身边的战友说:“是党救了我的命,我只有拼命为党、为人民、为革命多做工作,才感到问心无愧。”
贵州的6月,天无三日晴,加上手术时没有消毒药品,没过几天,钟赤兵被雨水淋过的伤口就感染了,小腿肿得和大腿一样粗,高烧持续不退。昏迷中,他恍惚感到自己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他常说胡话,一会儿喊着“冲呀”“杀呀”,一会儿突然坐起来呆呆发愣。仅仅几天,他的眼窝就塌陷得很深,憔悴不堪。
1941年邓颖超(中)、蔡树潘(左)、钟赤兵(右)在重庆。
此时,国民党军疯狂反扑,红军突围继续长征。考虑到钟赤兵刚刚截肢,是让钟赤兵留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养伤,还是让他继续参加长征?组织上举棋不定。最先组织上准备将他和重伤员一道疏散后寄放在当地可靠农家养伤,可钟赤兵怎么也不肯留下,坚决要求随部队走。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军团长彭德怀表示:“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一天,毛泽东、周恩来,还有三军团的政治委员杨尚昆等到医院看望伤病员。毛泽东看到了钟赤兵,便走到病床前,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说:“小鬼,又负伤了?”
钟赤兵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腿部,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心细如发的毛泽东看着钟赤兵痛苦的表情,什么都明白了。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他风趣地说:“应该在娄山关立个碑,写上‘钟赤兵在此失腿一只’。”
钟赤兵咧着嘴,苦涩地笑了笑,坚定地说:“主席,我不想留在老乡家里养伤,就是死我也要跟部队走。”
毛泽东看着钟赤兵,想起了一年前自己亲自给他颁发红星奖章的一幕:那是1934年3月间的事情,在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钟赤兵奉命率部保卫三溪圩白塘村。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红军采取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战略,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次战斗,敌人以绝对优势兵力与十二团作战,十二团伤亡惨重。大敌当前,敌强我弱,再这样继续打下去,就会给部队造成更大的伤亡,甚至还会有全团覆灭的危险。情况万分危急,钟赤兵不顾可能被套上“右倾”或不执行“御敌于国门之外”战略方针的罪名的危险,机智灵活地带领部队变消极防御为积极防御,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有效地歼灭敌人。在他的率领下,十二团主动撤离阵地,灵活利用地形,发挥近战火力,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不幸的是,一颗流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他的左手拇指,像刀削一般,将他的左手拇指齐刷刷地削掉了。战斗结束后,因钟赤兵作战有功,指挥有方,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他红星奖章一枚,毛泽东亲自为他颁奖。
此时,听说部队准备把钟赤兵留在老乡家里养伤,毛泽东马上严肃起来,对周恩来、杨尚昆说:“钟赤兵很能打仗,是有战功的,怎么能把他丢下不管呢?就是抬也要把他抬着北上!”周恩来闻言,马上对身边的人说:“马上传达主席的命令,绝不能把钟赤兵丢在老乡家里不管。让他到中央卫生部休养连去,让人抬着他北上。”
钟赤兵听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话后,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就这样,钟赤兵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关怀下,被安排到中央卫生部休养连,拖着一条腿随中央直属部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