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头条发过不少有关慈禧的稿子。绝大多数网友几乎都是一见到慈禧就喷,斥之为老妖婆。满清误我三百年,老妖婆害我中华等等评论,动辄可以赚得几千人点赞。
慈禧为何这么惹人厌恶?
在很多人看来,甲午战争时,若非慈禧把海军军费拿去修建颐和园,甲午战争肯定大败日本鬼子。甲午战争赢了,日本就会一蹶不振,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日军侵华了。
按照这个推理,慈禧确实是祸国殃民,确实当得起“老妖婆”这个光荣称号。
虽然说“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过,很多时候,因为知识所限,很多人对于历史真相并不是很清楚。老百姓往往知道的,都是一些民间传说,戏说演义。
就比如《三国演义》无数人都把里面的人物当成是历史人物。
那么,在官方修撰的《清史稿》中对慈禧是如何评价的呢?
传记部分忽略,看史书评价:
及文宗末造,孝贞、孝钦两皇后躬收政柄,内有贤王,外有名将相,削平大难,宏赞中兴。不幸穆宗即世,孝贞皇后崩,孝钦皇后听政久,稍稍营离宫,修庆典,视圣祖奉孝庄皇后、高宗奉孝圣皇后不逮十之一,而世顾窃窃然有私议者,外侮迭乘,灾祲屡见,非其时也。不幸与德宗意恉不协,一激而启戊戌之争,再激而成庚子之乱。晚乃壹意变法,怵天命之难谌,察人心之将涣,而欲救之以立宪,百端并举,政急民烦,陵土未乾,国步遂改。综一代之兴亡,系于宫闱。呜呼!岂非天哉?岂非天哉?
清朝入关两百年,有许多皇后,更有许多皇妃。多数人不过一笔带过,唯有孝庄和慈禧,篇幅最长,评价最多。
看慈禧的评价,包含了这样几个内容。
第一、高度评价慈禧、慈安两人在垂帘听政初期的丰功伟业。当时,中国的南方正在闹太平天国。慈禧、慈安在内依靠贤王(恭亲王),在外依靠名将相(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最终灭掉太平军,挽救了清朝亡国的命运。
有的人或许会说,清朝被太平军灭了更好。那是不了解太平军。真正太平军灭掉了清朝,不是祸害百姓,变乱再起,就是被列强直接吞并,成为殖民地。第二、批评慈禧修建颐和园。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20年,去世后,慈禧独掌大权,就有放纵自我的意思了。当时,德宗皇帝(光绪帝)为了给慈禧祝寿,提出修建颐和园。国库没钱,怎么办?
在真实的历史中,并非慈禧逼迫海军部分交出军费,而是身为淮军掌门人的李鸿章主动请求停止扩充海军,把军费750万拿出来修建颐和园,为太后祝寿。
当时,绝大多数官员,都不认为海军应当扩充。因为,在绝大多数官员看来,北洋水师乃是李鸿章的个人私产。李鸿章已经权倾朝野,怎能继续让他扩张势力呢?
正是在中央地方共同弹劾李鸿章的风潮下,李鸿章才主动请求交出军费。慈禧大喜,才把弹劾案搁置。
最重要的,是北洋水师之所以被日军海军击败,绝非因为战舰不够,武器破旧。当时的北洋水师虽然组建多年,但本身实力依然远在日军之上。
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北洋水师那些将士身上。
多年之后,毛泽东曾经游览颐和园,老人家边走边看,很满意。他告诉身边人说:“幸亏当年修了颐和园,如今老百姓才多了一个好去处啊。”
伟人目光如炬,当年就算是用750万多购入三艘主力舰(定远号级别主力舰,一艘250万两),也不会改变甲午战争最后的结局。
《清史稿》中说,慈禧修建花费,其实不多,比起康熙、乾隆为老太后花费的,不到十分之一。为何遭人骂呢?因为时机不对。
第三、对慈禧晚年的忧心国事很敬佩。
慈禧绝非一个顽固保守的老女人,在她的支持下,才有戊戌变法。她也不甘心被列强欺负,才有义和团杀洋人。她不甘心大清亡国,辛辛苦苦派人到海外学习,准备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可惜的是“百端并举,政急民烦”,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而各种变革又太急切——比如匆忙废掉科举,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最终,《清史稿》并没有认为慈禧是大清亡国的罪魁,而是说“岂非天哉?“
这句话说的很中肯。这个天,并非天神,而是世界的潮流。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下,大清注定会亡。慈禧虽然不是什么具有新思想的改革家,却也尽力了。
了解更多历史,关注:秋雨轩读史
号:yezhiqiu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