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青花釉里红鸳鸯砚滴
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
青花釉里红是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青花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钴为着色剂,罩透明釉高温烧成便呈美丽的蓝色。而釉里红也是一种高温釉下彩装饰,以金属铜为呈色剂,装饰和烧成工艺和青花一样。这种将青花、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的装饰方法便称为青花釉里红。
由于青花着色剂是钴,釉里红着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而且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釉里红的呈色因烧成气氛的优劣而异,有的红的鲜艳,有的深沉发暗,成紫红色,有的浅淡发黄,有的发黑,成为釉里黑,只从花纹线条的边沿晕染地方隐隐看到一点红色。由于铜元素活跃,对烧成气氛特别敏感,因此比青花的钴蓝更容易浸漫晕散。有的图案略有浸漫但花纹清晰,浸润的红色起烘托作用,自元代景德镇窑创烧以来,明清皆有烧造。
青花釉里红始烧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元代青花釉里红在创烧时期烧造水平并不高,呈色也不纯正。后来烧造水平提高,能够成功地烧造出青花釉里红,无论是青花的发色,还是釉里红的呈色均较为纯正。到元代末期,随着社会的动乱,经济衰退,瓷器的烧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又出现像最初的釉里红呈色不鲜艳,甚至发灰、发黑现象,青花呈色也由明丽的靛青变为灰暗的色调。
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极为稀少,在国内外传世的所谓的元代青花釉里红也存在着争议。目前比较可靠的是1965年在河北保定出土的一批元代窖藏青花器中,发现了极为精美的青花釉里红开光镂空花卉纹盖罐两件,一件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器为直口,短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砂底。此器采用镂空青花和釉里红装饰的方法。开光外用青花绘画纹饰,颈肩为缠枝牡丹纹,肩饰忍冬纹,并有下垂的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饰莲池纹,云头纹之间饰折枝牡丹纹。器腹四面有海棠形开光四个,开光内镂空浮雕牡丹、石榴、菊花、四季花卉纹。在镂空的部分以釉里红点缀花朵,青花饰叶。罐盖极为特别,蹲狮纽纹,盖面以青花饰变形莲瓣纹,下饰回纹。胎体较粗(在这样的大型器物上,胎体较粗是为了减少变形),釉面青亮,极为滋润。此器器型较大,制作精湛,镂雕精湛,无变形。青花和釉里红发色纯正,极为难得。此类工艺如此复杂、烧造技术如此精湛的器物目前世界仅有4件,其中两件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流散在国外,流散的两件均缺盖,故出土的两件元代青花釉里红大罐显得弥足珍贵。
先以元青花釉里红盖罐为例,它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厚体重,胎质细腻,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顶部附狮钮盖。罐盖顶堆塑坐狮钮,钮下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回纹各一周。罐身、口沿绘青花缠枝花纹、卷草纹各一周。肩部,饰下垂如意云头纹,云头纹的间隔,有折枝牡丹纹。腹部四面堆塑双勾菱形开光,内镂雕山石、牡丹等四季园景,其中釉里红绘山石、花卉等,青花绘花叶,纹饰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饰青花折枝莲花,与云头纹相对应。腹的底部饰卷草纹及变形莲瓣纹,莲瓣纹内绘倒垂宝相花纹。罐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
这件元青花釉里红的发掘过程:1964年,保定永华南路小学搞基本建设时,挖出一批元代青花文物,有青花云龙瓶、玉壶春瓶、蓝釉描金酒杯,还包括枢府釉盘子等器物,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这件“元青花釉里红盖罐”。发现这批珍贵元代文物后,施工部门迅速报给当地文化部门,文化部门又报省博物馆。1972年,国家文物局下通知,要求各地选送文物到法国参加展出,当河北的文物送至北京后,周总理亲自查看,连金缕玉衣都批准可以送出国门参展,只是留下了这件元青花釉里红佳品。它太珍贵了,珍贵得周总理都舍不得让它步出国门,生怕有点滴闪失。
元代釉里红的工艺方法和青花完全相同,都是在胎上绘画后罩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区别在于:青花用钴料为呈色剂,而釉里红用铜料为呈色剂。釉里红瓷品件件价格高飙的原因,是其烧制工艺复杂,用料考究,成功之品罕见,流传下来的数目极少;加之元代烧制此类瓷器的时间很短暂,造成此类瓷品存世稀少。无论釉里红瓷还是青花釉里红瓷,每件成功之作,都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有其他瓷难以企及的美艳色彩,成为后世收藏者追逐的对象。这些,都是造成青花釉里红瓷至今在国际拍卖市场上身价显赫的原因。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已发现的景德镇元青花釉里红国宝,十分稀少,目前,只发现了四件盖罐:一件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存于河北省博物馆(上文重点介绍的就是它),这两件都是上个世纪出土于保定的一个窖藏。保存完整,做工精细,在罐的腹部显要部位,以贴花雕塑镂空手法装饰花纹,且以青花和釉里红绘色,釉里红发色呈暗红色。元青花和釉里红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其烧成难度相当大。这两件盖罐不但保存完好,且呈色纯正,代表了景德镇窑的最高水准,堪称绝品。大致相同的罐还有两件,但是没有盖,而且比故宫博物院和河北博物馆的尺寸小。一件存于英国的一私人藏家,另一件存于日本的一私人藏家!
元代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一个划时代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的精美成熟让人惊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也放出异样的光彩。元釉里红的存世量稀少,被发现刊载的仅几十件而已。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因而有自身的装饰特色,本文就个人的视觉角度,试论元代釉里红一些基本特征。
一,元釉里红的呈色
元代釉里红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绘画在瓷的胚胎上,盖一层透明石灰质青白釉,高温烧制而成,烧成中要求强还原气氛和适当的温度控制。根据有关资料和个人试验,呈色剂氧化铜的比率含量比铜红釉高,且配方简单,主要依托的是石灰质釉,含有高岭土的瓷胎,高超的烧炼技术。元釉里红发色呈现红紫、黑灰、荤散等变化,主要是因为还原气氛强弱,烧成温度的高低。
江西博物馆藏元釉里红玉壶春瓶
从元釉里红呈色上来看,主要色调是红偏紫黑色,鲜红者稀少,后者一般为过烧产品,因为当时烧成温度偏低,通常都在1250度以下,根据烧炼温度与铜红呈色原理,元釉里红少见铜绿色斑点,(在清代及现代釉里红瓷中常见),元釉里红由于当时烧炼技术,还原气氛的掌握程度,呈色常出现发黑、荤散。例如:江西博物馆堆塑塔式盖罐,非常典型表现出元釉里红这类特点。
江西博物馆堆塑塔式盖罐
二、元釉里红绘画手法
元釉里红有白线勾描,勾线点燃,涂绘刻画、色彩斑点,并结合镂空堆贴,雕刻等多种形式。
涂绘画彩多见于元釉里红早期产品,釉色与元代影青釉色一致,伴有刻画、雕捏、罐、玉壶春多有此类装饰。其釉面釉质饱满,气泡偏多,用笔自然大气,不拘小节。呈色不稳,红艳、泛紫、黑灰均有,多数荤散。例如:江苏吴县 出土的釉里红龙纹大罐和高安市出土蟠龙纹转心高足杯。
高安市出土蟠龙纹转心高足杯
勾线点染,多见于精致产品,最有代表是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釉里红开光鸟纹大罐,它以勾线为主要装饰手法,局部花卉叶子兼有点染,图案边饰开光中的四季花鸟用线描绘,生动自然,呈灰青白色釉。由于铜红是绘制在坯胎上,烧制过程坯到瓷器会有收缩,铜红发色还会使线条扩大,要求画工技艺非常高超,掌握料性熟练,所以勾线釉里红属精品类。
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釉里红开光鸟纹大罐
涂绘刻画是釉里红独特画法,如:高安出土的一件芦雁纹匜,匜的边饰.内底芦雁纹是在涂绘好纹饰轮廓形体,用刻刀代笔,刻划出海水,芦雁的羽毛。
高安出土釉里红芦雁纹匜
刻画涂绘是结合影青刻花技法,如兔纹玉壶春瓶,先使用可刀划出弦纹.飞兔纹饰,然后背景涂画釉里红。
北京故宫藏元釉里红玉壶春瓶
点染,有先用白描勾线,局部叶子等地方轮廓内点染,还有一种雕花点染,这是一种珍贵品种,最有代表是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大罐,开光内贴塑四季花卉,花朵用铜红点染而成,十分美观。图案边脚纹饰用青花描绘,釉里红与多种手法集于一身,可说是景德镇斗彩瓷的先河。
北京故宫藏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罐
江苏吴县通安华山出土元釉里红龙纹盖罐
三、元釉里红装饰构图
元代釉里红装饰构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疏朗,先师巧妙运用铜红发色特点,往往把纹饰集中在器部的中部,这个部位施釉均匀有利铜红发色,烧成都是最佳部位,不利于铜红发色的器形口部,底下部位留白,如玉壶春较多使用这种构图,还有出口瓷中的小件产品,元釉里红典型开光花鸟大罐,底下部位留有很多空白,仅有二道弦纹与同时代的元青花通常布局有明显区别。
江西高安博物馆藏菊花高足转杯
四、元釉里红装饰题材
元釉里红发现的产品不多,但题材广泛有四季花卉、图案装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釉里红在表现题材上,有其概括,简洁等独特艺术效果。
花卉一般多以菊花、莲花、灵芝纹等折枝花形式二方连续,以白线勾描为主,如许多玉壶春釉里红瓶。人物题材多以山水结合,人物小而简炼,融入于风景画之中。龙纹、凤纹,还有兔纹多半用刻画手法,刻出主题纹饰,辅以釉里红装饰。用诗句书法为题材,如一件韩国海底打捞出来的一块圆腰形画般内刻梧桐叶两片,在叶上用铜红各书五言诗一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又如一件景德镇新近出土高足转杯,也就是以铜红诗句为题材装饰。以捏雕动物为题材,涂绘釉里红,如江西博物馆藏釉里红塔式盖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龙纹四系扁瓶
五、元釉里红造型
元釉里红烧制难度大,存世量少发现的种类不多。常见主要是玉壶春瓶,,大小罐类,梅瓶仅发现一件而已,玉壶春瓶通常高约22厘米,27厘米左右两大类型,其造型有一定规律性.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底部施釉随意,玉壶春瓶成型为四段模印,有接胎痕迹。罐类一般分上下两部,在腹部最大直径处接胎,大罐加接底脚,多配有盖,荷叶型盖为一类型,子母口为另类,带有盖顶。匜,糟形流.平沙底.口径通常在14厘米左右,胎体较轻,画面装饰在匜的内壁.内底部.如釉里红芦雁纹匜。有一种特殊造型“转心杯”.其结构是杯底中心有一个呈锥状的“公榫”从杯足嵌入圈足的上端与杯嫁接,足部空心上下形为“母榫”两榫之间有空隙,使杯自由旋转,并且不会脱落。此杯已发现有二种造型,一种捏塑一朵云纹,一种捏塑一只蟠龙纹,釉里红点斑涂绘和勾线画菊花纹,釉里红造型特别是景德镇出土的塔式四灵盖罐.罐肩至腹部捏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卷云纹.莲瓣边,盖顶为塔形,加饰其他凸雕图案,涂绘釉里红。同时还有楼阁式谷仓,此仓结构复杂,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元代南方木建筑的特征,釉里红装饰极有特色,造型稀有。还有故宫藏釉里红龙纹四方扁瓶造型与元青花造型相同。
江西博物馆藏元釉里红亭楼式谷仓
六.元釉里红的胎釉
元釉里红的胎质以二元配方为主,因高岭土含铁量不同,有白.灰两种倾向胎质,胎质细中见粗有火石红者居多,当时烧造釉里红窑温偏低,瓷胎常有生烧现象。由于使用含有铁质泥渣饼垫烧,器型底足多般有粘黑棕色砂。釉质明显可分二大类,一类影青釉,含石灰钙多,气泡明显,涂染装饰釉里红结合刻划纹饰多,如龙纹盖罐,玉兔纹玉壶春瓶。一类青白釉,釉中的氧化钙含量少,钠钾含量高,其釉里红发色相对稳定,用以线描类釉里红较多,如;开光花鸟大罐。釉里红与釉结合的要求非常高,故胎质配制不能坚硬,为不使瓷胎变形,古代艺人常用高岭土涂抹在器型内胎上,形成一种特别的胎质特征。釉面总的来说,灰青白色居多,正烧的釉里红产品釉色润泽,玉质感强。小件产品留有施釉过成中的手指印,大件为浇釉操作方法。整器观察器物釉面不呆板,有局部积釉痕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龙纹四系扁瓶底部
目前发现的元代产品不多,因此把握元釉里红的特征很难全面,对于同时期的元青花瓷与元釉里红成型工艺特征,绘画题材等有许多共同之处,大家可以参照解读釉里红的一些特征。
咨询id:15618698593
公众平台:chineseart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