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新中国成立以来,解放军已经进行了十次裁军。从军队总人数最多的627万,减到230万。虽然总兵员减少了很多,但军队的战斗力却不断增强。
在这十次裁军中,以1985年,由邓小平主持的第八次裁军规模最大,达到前所未有的100万。
其实,早在1975年,邓小平就有了要裁军的构想——只不过,当时提出的是“消肿”。那是邓小平第二次复出,主持军委工作。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军队领导工作的领导,他深感军队臃肿带来的各种弊病,提出要军队整顿,要“消肿”,调整体制编制,提高军队战斗力。
只不过,这个构想被“反击右倾翻案风”打断,没有付诸实施。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在召开的军委全体会议上旧话重提:军队中的“肿”字,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在邓小平等的主持下,会议通过了《关于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方案》,要求部队按确定的编制定额进行精简。【资料扩展:邓小平复出后的惊人举措 国务院有11个副总理“下岗”】
裁军是必须的。但是裁多少,怎么裁?谁心里也没有底。因为当时,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一直处于战争边缘。中越边境上冲突不断,特别是中苏边境上两次发生大规模冲突,使得中国与苏联都在边境线上陈兵百万。
在这种背景下,大规模裁军显然是不可能。
直到来到80年代,国际形势逐步好转,中苏、中越关系得到缓和,裁军再次提到议事日程。
1984年10月1日,我国举行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一个月后的11月1日,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会上邓小平下定决心:大裁军。邓小平坦率地说: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我来得罪吧,不把矛盾交给新的中央军委主席。
那么裁军多少呢?答案由邓小平揭晓。5月23日至6月6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6月4日,邓小平轻松伸出一根指头,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
这一瞬间,被眼疾手快的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后来,外媒形容邓小平“一指禅”裁军百万,让世界为之震惊。
1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当时,世界上军队总人数超过100万的国家,连中国在内也仅有5、6个。中国一下子就裁减了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总兵力,堪称大手笔。
通过这次裁军,全军总员额由423.8万人减到323.5万人,官兵比例更趋合理,达到1:3.3。而且,与过去的裁军相比,这场裁军有很大变化。过去裁军主要是减员,内部结构变化不大。此次不仅是减员,更是对军队体制进行一次重组,尤其是陆军,军一级部队走向了合成集团军,特种兵兵员数量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步兵。
当年,周恩来对薄一波总结邓小平和刘伯承工作方法的不同,说邓小平是“举重若轻”,刘伯承是“举轻若重”。邓小平在主导百万裁军的工作上,确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这一工作风格。【资料扩展:1950年周恩来如何评价邓小平和刘伯承】
————————
勇哥原创 今日头条独家首发
欢迎转载 但请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