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一生其丰功伟绩自不必多言,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周总理我想是在合适不过了。周总理一生也留下的非常多的经典照片,如果说从气质的角度来选择话,我想以下三张可以位居前三,不分伯仲。
一,1946年12月梅园新村自信从容照
背景是这样的,1946年5月,周恩来一行应蒋介石政府要求前往南京商谈“和平建国”。这一谈判就是10个月,史称“南京谈判”。不过这只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周总理在会谈期间与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据的争斗,丝毫不落下风。即便是在1946年6月蒋介石对解放区发起了进攻,周总理依然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与国民党摆事实,讲道理,不卑不亢。气得国民党方面咬牙切齿,在戴笠的部署下,周总理当时在南京的住所——梅园17号早就布满的各类特务,多处枪口对准周总理。就等着蒋介石下令,而周总理每次出走梅园前去谈判的路上总是淡定自然,自信从容,气宇轩然。你能看出这是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人能展示出的气质吗?也就总理能做到了。
二,1954年4月日内瓦气宇轩昂照
1954年4月26日到7月21日,为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了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协商的问题都与中国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那个时候,由于特殊国际形势,中国在美国的“宣传”下,世人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共产共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领导阶级十分残暴的一个国家。总理对此并不发表任何言语,只是在会场内他舌战美英法外交官,促进了印度支那问题实现了和平解决。还抓住了机遇,发展了新的对外关系;在场外周总理则用这张照片向世人传达,中国不在是以前的东亚病夫,他自信,他成长,他不惧一切邪恶势力。
三,1973年人民大会堂接待厅之传世经典照
这是意大利摄像师焦尔乔•洛迪在1973年人民大会堂的接见厅拍摄的。此时周总理已经75岁了,身患皮肤癌,结肠癌,膀胱癌等各种疾病。站立行走,日常生活都是很难自理的。但是你能从这张照片看出来吗?我只能看到一位伟人伟大魄力,毅力以及对国家充满希望的眼神。邓颖超对此照片的评价是“这是总理生平中最好的一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