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同时,大家还知道这个故事是虚构的。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不但没有与董卓大军发生过类似“斩华雄”、“战吕布”之类的故事,连是否参加过关东联军尚属疑问。
那么,真正参加了这场战争并杀了小说中华雄的人物是谁呢?不妨让我介绍一番。
这个人叫孙坚,是孙策、孙权的父亲。
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长沙太守孙坚等各地诸侯正式起兵,聚众十余万,共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反抗董卓专权的关东联军正式成立。由此,一场由中原诸侯所组成的关东联军与董卓所率凉州、并州大军对垒的战斗开始爆发。
第二年二月,孙坚向梁县的阳人地区进军,并占据该城驻守。此时,董卓也派遣五千步骑赶到阳人地区迎战。这支军队由凉州和并州两地的士兵混编而成,最高指挥官是大督护、凉州人胡轸,其次是骑督、并州人吕布。胡轸自恃是董卓的同乡、亲信,不把吕布等并州将领放在眼里,这引起了吕布及部分并州籍将领的强烈不满。因此,这场战事的过程也因此变得非常离奇。
胡轸的大军赶到距离阳人仅有数十里的广成地区时,得知孙坚所部已经占领了阳人。此时正是傍晚时分,大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按照董卓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如果得知孙坚已占领阳人,便在广成地区定下来进行休整,士兵吃饭,战马喂料,然后趁着夜色悄悄向阳人运动,在佛晓十分向孙坚发动突然袭击。但是由于胡轸与吕布之间的矛盾,吕布等人不愿意胡轸抢得头功,秘密商议后决定进行捣乱、破坏。
在胡轸正准备命令全军进行休整之时,吕布等人宣称:驻扎在阳人地区的孙坚所部听说大军将至,已经望风而逃,阳人已经成为了一座空城,如果不趁着孙坚仓皇逃窜的有利时机进行追击,就将丧失战争的主动权。胡轸不知真假,连忙命令大军向阳人急行军,终于在当晚赶到了阳人城下。等到了阳人才发现孙坚所部不仅占据该城,而且防御措施做得非常完善,不存在偷袭成功的可能性。无奈之下,胡轸只得下令大军就地休息。此时已近深夜,董卓大军人困马乏,又饥又饿,士兵们连防御的壕沟壁垒都来不及做,脱掉身上的盔甲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吕布等人一看如此情景,马上命人在全军散步谣言,谎称孙坚的军队正杀向自己,谣言很快在军中迅速蔓延。士兵们士气全无,乱成一团,连兵器、盔甲、鞍马都顾不上,仓皇逃窜,一直退到距离阳人十余里才停了下来,此时已经天色渐亮。等到胡轸派人返回侦查之后才发现,孙坚的大军根本没有迈出阳人一步。胡轸哭笑不得,只能命令士兵再度返回。等士兵们满脸疲惫回到城下,却发现孙坚早已严阵以待,城下的壕沟也被加固。胡轸眼看取胜无望,打算率部撤回,但为时已晚。孙坚率部立即对来犯的胡轸等人发动进攻。毫无斗志的胡轸所部早已精疲力尽,毫无斗志,很快被孙坚击败,横尸遍野,都督华雄在战斗中被孙坚杀死。
历史记载说完了。也许大家会问了,这个故事清晰明了,孙坚杀了华雄毫无疑问,那怎么还说孙坚杀的是谁很难说呢?
这还要从史料说起。关于华雄这个名字,出自《三国志》中的《孙破虏传》。不过,在北宋时期的一本名曰《大宋重修广韵》一书中的相关记载却并非如此。这本书是我国现存的一本重要韵书。韵书是将同韵字编排在一起供写韵文者查阅的字典。在该书二九叶引《吴志•孙坚传》中有一句这样的记载:“有(董卓)都尉叶雄。”对照《三国志》就知道,首先是官职出现了变化,其次是姓氏也不同。“叶”和“华”的繁体相近,到底是《三国志》还是《大宋重修广韵》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结论。因此,即便关羽没杀华雄,孙坚杀的到底是华雄还是叶雄还难说呢。